蒙古语“那可儿”词义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蒙古语“那可儿”词义的演变
【摘要】:语言既是记录和传播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尤其是语言的词及其意义的演变更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本文试图从《蒙古秘史》中"那可儿"一词的词义演变来窥视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
【关键词】: 蒙古族社会 “那可儿” 语义演变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的变化、丰富和发展。语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促进人类思维发展、积累和贮存人类思维成果的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秦廷斌;;土家族语言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张忠梅;社交中程式化语言的功能及变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逯慧;张荣良;;徽州歌谣的艺术魅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沈晓洁;;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伟锋;;跨文化视角下英汉隐喻的互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金巧英;;德汉成语来源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侠;;豫东方言里的“V掉”与普通话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吴芳芳;;汉英姓名的文化分析与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香;侗语熟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红艳;天门地区辈分称谓语的话语权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阳;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华颖;《镜花缘》称谓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森;基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谦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莹;沈阳西塔地区朝汉双语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芳;汉语新兴族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赛青白力格;;试论“那可儿”语义演变的社会意义[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03期
2 张亚冰;;“裸X”族新词语的认知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4期
3 任竞春;;“X霸”新词中“霸”的语义演变[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马兰;徐学萍;;认知、交际、文化三元素制约下的语义演变模式构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马勤;;英语“Janus Words”现象[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房红芳;李延波;;“XX门”的语义演变探微[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魏桂英;义素脱落:语义演变的最初状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肖遥遥;;动物隐喻的认知基础及语义演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秉震;;从认知图式看“再”的语义演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10 柴磊;英语习语的理据及语义演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系统设计构思[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胡阿旭;格根塔娜;吕士良;于洪志;;肃北蒙古语复元音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呼和;;蒙古语实验语音学发展历程及最新成果介绍[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通拉嘎;赵小兵;;论蒙古语词素切分的实现[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5 敖敏;;蒙古语肃北土语单词韵律模式初探[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图雅;;蒙古语土尔扈特土语元音的固有特性[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姜文斌;吴金星;长青;赵理莉;刘群;那顺乌日图;;蒙古语词法分析的生成式统计建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斯·劳格劳;华沙宝;萨如拉;;基于NFA的蒙古语词法分析算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红 朱丹林;梅力更召,延续300年的蒙古语诵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李寅;少数民族语言电视,收视可观发展迟缓[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勿日汗;内蒙古全面启动“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勿日汗;蒙古族手机用户开始使用蒙古语客服热线[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记者 王中宙;全国第二届蒙古语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内师大召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塔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提供资源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记者 巴雅尔图;全区蒙古语歌曲创作研讨会在锡林浩特召开[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8 巴·布和朝鲁;勒勒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记者 胡艳波 通讯员 李相权;铁路服务“通赛因”[N];人民铁道;2007年
10 记者 洪畅;实施蒙古语远程教育网络工程[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凤;蒙古语熟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海银花;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林八鸽;《蒙古语连接形式知识库》的建设[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5 双山;蒙古语科尔沁土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苏义拉;图瓦语中蒙古语借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敖敏;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包桂兰;基于EPG的蒙古语标准音协同发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斯格日勒;关于蒙古语五畜名称的理据特点[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丽萍;蒙古语网络语言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韩百岁;计算机界面用蒙古语术语规范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萨日娜;关于蒙古语幼畜幼崽名称[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香莲;蒙元时期蒙古语与位格的蒙式汉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荣华;扎鲁特蒙古语土话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长青;《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白嘎拉;近十年蒙古语术语规范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包志红;《蒙古语语义信息词典形容词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哈斯其木格;巴林右旗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使用情况[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2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8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