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食养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0:53

  本文关键词:清代食养文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饮食养生 食养食疗 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的视野也逐渐开阔,在要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全新的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这也就是更加养生的生活方式。 饮食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切实可行的一种养生方式。它始源于原始的“药食同源”,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融合其他各家言论,采取合理的进食方式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我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清代时期发展到中古社会的顶峰,基本上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华饮食规模体系。本文以清代的有关饮食养生文献为研究对象,拟对清代的饮食养生文献有一个简单的梳理,对其产生的大致情况、有关背景和这一时期的主要饮食养生思想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清代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经济、文化等都是中古社会发展的最后也是最高阶段,而传统养生文化也在清代臻于完善,其中饮食养生思想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 饮食养生理论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很多中医文献里面就有许多饮食养生的思想,而清代饮食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更多饮食著作的出现,相关的食养食疗著作也成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的科学典范,出现了专门的养生家。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医学家或者道家代表,还有一些文人投入到撰写饮食著作的行列中,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的清代饮食养生文化可谓是空前繁荣。 饮食养生主要注重从饮食有节、五味调和、顺时养生等几个方面进行,在饮食的相关举止上也有要求。凡物必有两面,饮食可以维持人体生存必须的能量,很多食物也同时具有药物的性质而能治疗人体某些疾病,但与此同时也可能给人体带来一些伤害,这就要求有“食忌”,而我们依赖“养”,了解其“疗”与“忌”,如此才能从饮食上来增强身体素质。本文还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清代的食养文献做一个简要分析,了解其主要思想,以期对现在的饮食养生方式有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清代 饮食养生 食养食疗 文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S971;K24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9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10-11
  • (二) 学术前史11-17
  • (三) 研究方法17
  • (四) 研究目标17-18
  • (五) 研究内容18
  • (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8-19
  • 一、清代养生概况19-29
  • (一) 清代养生思想简述19-21
  • (二) 清代食养文献产生背景21-25
  • (三) 清代食养文献分类概述25-29
  • 二、清代食养文献概况研究29-44
  • (一) 编者背景29-33
  • (二) 食养文献编著形式与体例33-37
  • (三) 食养文献的特点37-44
  • 三、清代食养思想研究44-61
  • (一) 清代食养思想44-52
  • (二) 饮食与养生52-55
  • (三) 食养与传统文化55-59
  • (四) 白璧微瑕的饮食文化59-61
  • 结语61-65
  • 参考文献65-68
  • 后记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饮食养生盘点之十:“毁”人的4种食品添加剂[J];侨园;2010年12期

2 方羽;春季饮食养生原则[J];中国食品;2000年07期

3 樊旭;秋季饮食养生(下)[J];饮食科学;2003年11期

4 姜作金;谚语记在心饮食好养生[J];食品与生活;2005年09期

5 兰政文;饮食养生 因时制宜[J];四川烹饪;1996年05期

6 常敏毅;老年人饮食养生“热线”问答(五)——饮食与肝病[J];中国食品;1996年06期

7 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樊旭;冬季饮食养生(上)[J];饮食科学;2003年12期

9 ;饮食养生盘点之七:7种过冬必吃的食物[J];侨园;2010年12期

10 小辰;饮食养生新发现[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银兰;;周代的饮食养生思想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晓荣;董宇翔;;秋季饮食养生小贴士[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国玺;;中国传统饮食养生法[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曹洋;张苍;蔡念宁;;从中医饮食养生学调理痤疮[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筠;;饮食养生在社区保健中的作用[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赵鲲鹏;;略论仲景著作中的饮食养生思想与方法[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陈美惠;傅延龄;;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思想及方法[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风娟;刘建萍;;浅谈饮食养生与排毒疗法[A];2006全国砭石与刮痧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黄家荣;;孙思邈与中国传统养生学[A];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鲲鹏;;略论仲景著作中的饮食养生思想与方法[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辉;饮食养生[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凌 云;秋季饮食养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谈添;漫谈秋季饮食养生[N];上海金融报;2002年

4 晓林;秋季饮食养生[N];云南日报;2001年

5 吴妍静;白露时节话饮食养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武玉梅;饮食养生的四大补养方法[N];民族医药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永江;饮食养生十大平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8 张国喜;饮食养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湖北中医药大学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饮食结构合理 脏腑功能合宜[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教授 张国喜;传统饮食养生保健法[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2 陈美惠;张仲景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欧阳波;《黄帝内经》道家“无为”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黄菊馨;道教养生思想与方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林宗辉;宋明理学中的养生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燕嫱;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养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刘永霞;陶弘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会华;医易养生心理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敬文;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莎;清代食养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詹秀苓;实践中医饮食养生对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及改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赵敏;魏晋至唐宋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4 常兆e,

本文编号:894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94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