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学家群体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史学家群体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中,明代史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受到重视,部分学者认为,明代史学不发达,不如宋代和清代,这是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事实上,人们的否定并不代表着明代史学落后于其他朝代,相反的,明代史学家中优秀的史学家很多,只是因为缺乏几个影响力大的人物才略显得黯淡,,这就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明代的史学家群体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学术回顾与研究视角、明代史学家群体概况、史学研究的研究重心与理论方法、成就与缺陷、群体的特征及影响五个方面对明代史学家群体进行研究。 明代史学家群体,指的是明代一朝对历史有所著述,有所贡献并有一定影响的历史学者。明代史学家群体主要划分为明代前期、明代中期以及明末清初三个阶段,其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状态,其兴盛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明代史学家群体的研究重心随着史学家群体构成的变化而变化,从明初的史官到明代中期的进士出身的上层官员型学者再到明末清初的职业史学家,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是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明代的史学家群体从明代初年直到明末清初的漫长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和条件的限制,他们也拥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其影响深远,对当时的史学以及后世的史学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明代 史学家 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一) 、学术回顾7-9
- (二) 、研究视角9-10
- (三) 、研究方法10
- (四) 、明代史学家群体的定义10-11
- 一、 明代史学家群体概况11-27
- (一) 、明代史学家群体概述11-25
- (二) 、明代史学家群体的时空分布25-26
- (三) 、明代史学家群体兴盛的原因26-27
- 二、 明代史学家史学研究的研究重心与理论方法27-31
- (一) 、明代史学家群体的研究重心27-28
- (二) 、明代史学家史学研究的理论28-30
- (三) 、明代史学家史学研究的方法30-31
- 三、 明代史学家的成就与缺陷31-34
- (一) 、明代史学家的成就31-33
- (二) 、明代史学家的缺陷33-34
- 四、 明代史学家群体特征及影响34-37
- (一) 、明代史学家的群体特征34-35
- (二) 、明代史学家的群体影响35-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后记40-41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卞利;;朱元璋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刘贵军;;《廿二史札记》史学评论特点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朱春龙;;从文化形态史观探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申少春;安阳历史目录学家谢国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剑;明代的密疏:强化君主专制的特殊手段[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陈梧桐;;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吴敬;;辽金都城防御特点的对比研究[J];北方文物;2008年01期
9 沈俊平;叶德辉所刊刻丛书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1年02期
10 顾晓玲;刘海燕;;尹达的学术成就[J];才智;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事统率制度的变迁[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杨秀红;陈长英;;数字化的史料整理[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6 陈时龙;;明代诏令的类型及举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7 卜永坚;;“自古丛社中兴,必借王臣外护”——晚明天台宗僧人无尽传灯的文化网络[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8 陈博翼;;跋《明秦府承奉正康公墓志铭》[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9 邹春生;;“江东神”论考——基于地方文献的分析[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10 杨金营;;试论蒙元对汉人南人的政策[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4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赵东平;苏天爵及其法制实践与思想[D];暨南大学;2010年
7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明;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宝丽;蒙古灭金史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8 熊猛;浅论明朝户部的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5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9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