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2:09
本文关键词: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研究
【摘要】:朝议制度滥觞于原始社会的民主议事制,经过夏商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代已经逐步确立起来。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朝议制度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武帝一朝巩固了统治,强化了中央集权,对内、对外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了社会经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朝议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同时,汉武帝还采用中外朝议这种新的朝议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汉武帝时期的朝议制度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不足。本文从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形式、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运作机制和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性质、特点、影响三个方面对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加以研究。
【关键词】:汉武帝 朝议制度 中朝议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研究缘起7-8
- 1.2 学术史回顾8-13
- 1.3 论文构想及框架13-14
- 第2章 朝议制度的定义及历史沿革14-21
- 2.1 朝议制度的定义14-16
- 2.2 朝议制度的历史沿革16-21
- 2.2.1 朝议制度的产生期16-17
- 2.2.2 朝议制度的确立期17-21
- 第3章 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形式21-32
- 3.1 廷议21-22
- 3.2 集议22-26
- 3.2.1 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主持的集议23
- 3.2.2 有司议23-26
- 3.2.3 皇帝派使者听取官员意见26
- 3.3 中朝议26-30
- 3.3.1 中朝的历史渊源26-28
- 3.3.2 中朝议的参与官员28-29
- 3.3.3 中朝议的议事内容29-30
- 3.4 中外朝合议30-32
- 第4章 汉武帝时期朝议的运作机制32-39
- 4.1 朝议举行的条件32-33
- 4.2 汉武帝时期朝议的过程33-36
- 4.2.1 朝议的一般过程33
- 4.2.2 就某一问题反复商议33-36
- 4.2.3 廷争36
- 4.3 汉武帝时期的朝议决议的确定36-39
- 4.3.1 听取合理化建议后接受群臣商议的结论36-37
- 4.3.2 对待同一件事情,态度迥然不同37
- 4.3.3 当群臣提出的意见不合自己的心意条件下的决策37-39
- 第5章 汉武帝时期朝议的性质、特点和影响39-47
- 5.1 汉武帝时期朝议的性质39-43
- 5.2 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特点43-45
- 5.2.1 与汉代的其他皇帝相比,汉武帝对朝议拥有绝对的掌握权…43-44
- 5.2.2 汉武帝前期和晚年对朝议的态度差别很大44
- 5.2.3 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承前启后性44-45
- 5.3 汉武帝时期朝议的影响45-47
- 5.3.1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5-46
- 5.3.2 对后世的影响46-47
- 第6章 结语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远大;;汉晋集议制度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雷戈;廷议程序与君臣秩序——后战国时代的一种思想史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3 黎虎;汉唐中央决策制度的演进及其特点[J];河北学刊;1998年06期
4 袁刚;汉朝的宰相百官办公会议[J];决策探索;1998年02期
5 苏诚鉴;论西汉“中外朝”的形成及其作用[J];江淮论坛;1983年04期
6 曹国庆;明代的廷议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S5期
7 袁刚;秦汉政府宫官系统和汉武帝任用中朝官[J];南都学坛;2003年05期
8 刘太祥;;论汉代政治参与机制[J];南都学坛;2008年02期
9 乔国华;汉武帝时期中朝形成过程简析[J];历史教学;2002年02期
10 赵盛印;;试析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制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伟;论经学与汉武帝的政治变革[D];南昌大学;2006年
2 吴志宏;明前期廷议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马静茹;明代延议的运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