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名、字相协和字、号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兼与顾海兵先生商榷
本文关键词:关于古人名、字相协和字、号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兼与顾海兵先生商榷
【摘要】:当代中国人口众多,重名过多,改名不便,姓名的指称功能严重削弱。《复兴姓、名、字、号修改身份证条例》一文建议复兴传统的字和号,但文中对传统的字、号礼俗颇多误解。本文从字与号的来源、内涵及名、字、号的使用场合等角度,对传统的字、号礼俗略做论述,辨析了其错误及原因。并指出,传统字、号礼俗在今天已不为人熟悉,复兴字、号的建议应该谨慎,也恐难以实行。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字 别号 自主权 自称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顾海兵、黄晶二位先生发表在《学术界》2011年第2期的《复兴姓、名、字、号修改身份证条例》(以下简称顾文)一文中建议修改现有的身份证条例,完善姓名管理体系,传承传统的姓名文化。提出应像古人那样“姓、名、字、号,一个都不能少”。〔1〕文章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针对性,但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女性用名探析[J];民俗研究;2010年01期
2 顾海兵;黄晶;;复兴姓、名、字、号 修改身份证条例[J];学术界;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丽;;《三国志》部分人物名和字的语言文化审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陈根民;;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勘误罅漏[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王凌云;;《古人名字解诂》献疑三则[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孙雅芬;桂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朝辉;裴启《语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金霞;束fs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赵松涛;《急就篇》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闫华军;西汉“武昭宣元”时期人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智燕;;谈谈《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数字名[J];文史杂志;2008年02期
2 杨绳信;行第及其演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俟晨;漫谈我国古今人物的姓·名·字·号[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开骅;古人的名字、别号、官称和地望称[J];语文建设;2002年02期
3 朱筱新;;古人的别号[J];百科知识;2009年09期
4 马玉川;;中国古代人的姓名称谓[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5 池秀云;古籍整理与室名别号[J];理论探索;1995年03期
6 黄修明;中国古代人名文化的政治烙印[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潘佚;;三国为何尽单名[J];百姓;2008年02期
8 暴希明;;古人名、字、号关系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陈光田;;浅论中国古代人名用字的特点[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顾奕;;人名的性别差异[J];文教资料;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寄樵;《散氏盘铭》左书考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华林甫;中国名称考[N];北京日报;2000年
3 潘朝霖 水族;神秘水书揭示水族来源[N];北京科技报;2004年
,本文编号:921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