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辽上京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17-09-26 06:14

  本文关键词:辽上京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辽上京 社会生活 历史地位


【摘要】: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了辽王朝,由于其统治区域内汉族、渤海族等农耕民族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便于对这部分民众进行统治,契丹统治者吸收中原地区的定居统治方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起一座规模盛大的都城——上京。辽上京的建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适应了契丹社会早期发展的需要,并对辽朝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京的建筑风格与城内的社会生活都是辽朝“因俗而治”的基本国策的直观反映。从布局上看,上京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为皇城、南为汉城;从社会生活方面看,契丹人对外来文明是有选择地吸收,即在接受外来文明的同时,亦保留了契丹本族的文明成分,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协调发展,展示了辽上京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辽上京对之后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元的都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辽上京开创了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兴建各级各类城市的新时代,它作为辽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研究契丹民族发展史和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有代表性的实例之一。
【关键词】:辽上京 社会生活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一、辽上京建立的历史背景10-17
  • (一) 契丹人建城观念的逐步形成10-14
  • 1. 契丹社会的民族成分10-11
  • 2. 契丹社会的经济构成11-13
  • 3. 契丹社会的内外政治环境13-14
  • (二) 建立辽上京的必要性14-17
  • 1. 政治、经济需要14-15
  • 2. 统治阶级思想的转变15-17
  • 二、辽上京的兴建及其规模、布局17-22
  • (一) 兴建过程17-19
  • (二) 规模与布局19-22
  • 1. 皇城20-21
  • 2. 汉城21-22
  • 三、辽上京城内的社会生活概况22-31
  • (一) 生产发展与经济生活22-24
  • (二) 佛教的传入与思想生活24-26
  • (三) 乐舞发展与文化生活26-31
  • 1. 契丹的宫廷乐舞及其发展27-29
  • 2. 契丹的民间乐舞及其发展29-31
  • 四、辽上京的历史地位及影响31-38
  • (一) 对辽朝兴建其他城市的影响31-34
  • 1. 对辽中京的影响31-32
  • 2. 对其他城市的影响32-34
  • (二) 对后世的影响34-36
  • 1. 对金五京制、元两京制的影响34-35
  • 2. 燕京的变迁35-36
  • (三) 辽上京历史地位的评价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苹芳;;元大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纪念元大都建城720年[J];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01期

2 王德忠;论辽朝五京的城市功能[J];北方文物;2002年01期

3 董新林;;辽上京城址的发现和研究述论[J];北方文物;2006年03期

4 吴敬;;辽金都城防御特点的对比研究[J];北方文物;2008年01期

5 董新林;;辽上京城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新识[J];北方文物;2008年02期

6 任爱君;;辽上京皇城西山坡建筑群落的属性及其功能——从辽太祖营建西楼与皇都的线索与动机说起[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7 何天明;;辽代头下军州若干问题探讨[J];北方文物;2011年01期

8 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上)[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9 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下)[J];城市规划;2000年10期

10 毕显忠;;内蒙古东南部辽代城址分类举例[J];东北史地;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1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1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