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0:29
本文关键词: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山西 书院 官员 士绅 利钱 地租 房租
【摘要】: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研究旨在于,通过对清代山西书院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归纳,以求对其经济概貌和经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基本的了解,同时,尽可能采用多角度的认识方法和理论视角,对历史事实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论证和评估,以求得出开放式的、共容性的研究结论,即不仅叙述事实,而且评价事实;不仅以单一视角判断事实,而且以多元角度刨析事实,尽可能地挖掘到隐藏在历史事实下面的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本质。 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的主要方面,即书院的建造、书院的供给、书院的经营模式、以及书院的经费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在具体的研究中,尽量做到对每一个大的方面都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细化,以求表现出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而在将这些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和对照时,我们就会看到一些更能反映历史真相的东西。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精确的归纳,以求使历史事实能够更加详实,能够得到更加真实的表现;同时注重在历史事实和当代现实之间寻找本质性的联系和演进,使研究不仅能简单地描述过去,而是能够联系现实,说明和揭示某些问题存在的跨时间性和跨空间性,因为从本质上说,任何历史事实和历史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现实生活之中,只不过是换上了不同的装束和表情罢了。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官府、士绅和民众三方面合作,地租、房租和利钱三要素组合,经营、管理和分配三阶段联系。总的说来,清代山西书院经济反映出来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概况,旧的思想、制度、阶级依然存在,新的思想、制度、阶级尚未出现,在这个微妙和敏感的过渡时期,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新旧交汇的双重色彩,这是清代山西书院经济存在的背景,也是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特殊的形态。
【关键词】:清代 山西 书院 官员 士绅 利钱 地租 房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书院发展简介和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概况12-20
- 1.1 书院发展简介12-13
- 1.2 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概况13-20
- 第二章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的具体情况20-42
- 2.1 清代山西书院的新建或重建及在此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20-23
- 2.1.1 清代山西书院的新建或重建20-22
- 2.1.2 在书院的新建和重建中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22-23
- 2.2 清代山西书院的供给状况23-29
- 2.2.1 书院供给对于书院的重大意义23
- 2.2.2 建养同步的办法及其特点23-24
- 2.2.3 建养分步的办法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贡献状况24-29
- 2.3 清代山西书院的生利方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29-33
- 2.3.1 清代山西书院的生利方式29-31
- 2.3.2 清代山西书院经营方式的多元化31-33
- 2.4 清代山西书院的经济困难以及解决措施33-36
- 2.4.1 官府的挪用33-34
- 2.4.2 当铺的破产34
- 2.4.3 租课的拖欠34-35
- 2.4.4 天灾的破坏35
- 2.4.5 经费的枯竭35
- 2.4.6 本金的不足35-36
- 2.4.7 土地的丧失36
- 2.5 书院经费的管理36-38
- 2.5.1 官府直接操作的经费管理方式36
- 2.5.2 官督民营的经费管理方式36-38
- 2.6 书院经费的内部分配使用38-42
- 2.6.1 向教学倾斜38
- 2.6.2 量体裁衣,适当扩张38-39
- 2.6.3 教学带头人享受的待遇极高39
- 2.6.4 开销范围详尽周到39-40
- 2.6.5 各项开销有章可循40-41
- 2.6.6 简化行政管理机构以节省开支41-42
- 第三章 清代山西书院经济向学堂经济的转变42-45
- 3.1 历史背景42
- 3.2 两者之间的继承42-44
- 3.3 两者之间的变革44-45
- 第四章 对清代山西书院经济性质的分析及士绅阶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45-48
- 4.1 对清代山西书院经济性质的分析45-46
- 4.1.1 以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视角来分析45
- 4.1.2 以单纯的教育产业的视角来分析45-46
- 4.2 士绅阶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46-48
- 4.2.1 士绅在经济、政治上的双重作用47
- 4.2.2 士绅与官府之间关系的双重性47
- 4.2.3 士绅在书院和学堂之间的联系性47-48
- 结语48-50
- 5.1 政府及行政权力的作用48
- 5.2 以士绅阶层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作用48-49
- 5.3 协同管理、互相监督的作用49
- 5.4 社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作用49
- 5.5 以教学为中心的经费分配方式的作用49-50
- 参考文献50-55
- 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7-5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雯婧;;富而好义斯民之德:清代敦煌商人对敦煌的贡献——以《重修敦煌县志》碑记为中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雯婧;清代对敦煌的开发[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2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