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2:10
本文关键词:明代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研究
【摘要】:由于财政危机自始至终伴随着明王朝,统治者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在流通领域里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方而是在经济领域加强立法。具体体现在宝钞的发行和管理,铜钱的管制和对白银货币合法化的推动等几个方面。笔者主要从宝钞、铜钱、白银三种,货币流通立法,试图来揭示明代白银货币合法化过程中政府所制定政策、措施的作用。 文章由导言、论文主体、结论三部分组成,大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说明了选题缘由、前人研究概况以及几点说明。文章认为关于明代宝钞、铜钱、白银的流通过程中立法的相关研究,至今还不多见,因此,对这一领域,有必要作以尝试和探索。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理论铺垫,主要介绍了明代货币流通领域中经济立法的历史原因和立法原则、形式、经济法律制度适用范围以及具体作用方式。对货币流通立法的范围也做了明确规定。第二章主要是论述铜钱铸造、铜料的收集和私铸的应对的管制立法,来分析铜钱不能成为明代主要流通货币的原因。第三章论述了宝钞的发行历史原因、机构设置和管理以及宝钞的支出和回笼的立法。第四章主要论述政府通过白银收支平衡,来推动白银货币合法化的过程。 第三部分为结论:文章通过对明代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下,建立的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律制度,所产生的历史作刚和影响,阐述政府的立法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白银货币合法化是明代商业高度发展的结果,政府只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白银货币合法化进程。 有关明代货币流通领域立法中,可将其归为两类,直接立法干预和问接立法干预。直接立法是基础,间接立法最终通过直接立法发挥作用。明代通过货币流通领域的立法,来缓解财政危机做法,是直接立法干预和间接立法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明代 货币流通 立法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F82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由8
- 二、相关研究现状和成果8-11
- (一) 明代货币整体综合性研究8-9
- (二) 有关明代宝钞研究情况9
- (三) 有关明代铜钱的研究情况9-10
- (四) 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情况10-11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11
- (一) 国家货币流通立法的定义11
- (二) 国家货币流通立法与政策、措施、制度的关系11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11-12
- 第一章 明代货币流通领域中的国家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12-21
- 第一节 明代货币流通领域国家立法的历史背景12-14
- 第二节 明代货币流通领域中国家法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形式14-18
- 一、稳定财政的立法原则14-15
- 二、增加税收原则15-16
- 三、明代货币流通领域中国家法的基本形式16-18
- (一) 律、令的形式16-17
- (二) 诰的形式17
- (三) 君主的敕令和朝廷颁布的其他货币法律形式17-18
- 第三节 明代货币流通中经济法律制度18-21
- 一、金融法律制度18-19
- 二、财政法律制度19-21
- 第二章 明代铜钱流通领域的法律管制21-33
- 第一节 明代制钱流通管制21-24
- 一、明代制钱铸造法规及机构设置21-23
- 二、铸造数量23-24
- 第二节 明制钱流通不畅的原因24-27
- 一、铜料征集法规的出台24-26
- 二、铜钱流通的禁限法令26-27
- 第三节 国家稳定铜钱流通的措施27-33
- 一、课税收钱和交易用钱立法制度的确立27-28
- 二、国家对私铸的应对措施28-33
- (一) 明代私钱出现的原因29
- (二) 明代应对私铸的措施29-33
- 第三章 国家法作用下的明代宝钞政策33-49
- 第一节 宝钞的发行和管理33-37
- 一、宝钞的发行机构设置及法定面额规定33-34
- 二、宝钞的流通立法34-36
- 三、宝钞的管理性法规36-37
- 第二节 宝钞的国家财政性支出37-41
- 一、固定性支出37-39
- (一) 宗藩俸禄38
- (二) 公侯驸马伯俸禄38
- (三) 官吏俸禄38-39
- (四) 军兵月盐39
- (五) 盐户工本39
- 二、临时性支出39-41
- (一) 赏赐在京官员39-40
- (二) 赏赐王府公主40
- (三) 赏赐军士40-41
- 第三节 宝钞的膨胀及国家应对法规的确立41-49
- 一、增开税种43-47
- (一) 纳钞中盐法43-44
- (二) 官民户口盐钞44
- (三) 钞关税44-45
- (四) 商税及其他杂税45-47
- 二、处罚纳钞法令47-49
- 第四章 国家法对白银货币制度化推动作用49-57
- 一、明代白银货币制度化确立前的流通概况49-50
- 二、白银税收制度的形成过程50-52
- 三、白银财政性支出52-57
- 结论:明代货币流通领域的立法的历史作用57-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2 赵轶峰;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04期
3 唐文基;论明朝的宝钞政策[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1期
4 王玉祥;明朝钞法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5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6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J];暨南史学;2003年00期
7 孙兵;明洪武朝宝钞的印造与支出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8 赵善轩,李新华;重评“大明宝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黄阿明;;明代赋税征银中的负面问题[J];史林;2007年06期
10 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猛;浅论明朝户部的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诗波;明代铜钱铸造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金平;宋代货币立法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923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