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至清社会性质的方法论省思
本文关键词:关于秦至清社会性质的方法论省思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性质 郡县制 方法论 中国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史 郭沫若 道德理想 中国历史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冯天瑜《"封建"考论》一书出版以来,赞成废弃中国中古时代为"封建社会"的人日益增多,并相继提出各种提法来取代"封建社会"这一概念。2010年5月,《文史哲》编辑部举办的"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中古中国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已经提出了诸如"封建帝制时代"、"帝国时代"、"帝制时代"、"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皇权社会"、"帝制农民社会"、"郡县制时代"、"选举社会"、"专制社会"等等各种提法,而每一种提法都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认可,相关研究呈现出理论解放之初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局面。在不同提法背后所潜藏着的是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方法论思想,如果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则可能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本刊邀请相关学者撰文,就中国中古社会性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有更多学人参与进来。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性质 郡县制 方法论 中国社会形态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史 郭沫若 道德理想 中国历史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清代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条有曰,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秦皇尽灭六国,以开统一之局。汉祖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天之变局,至是始定。迨至七国反后,于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洪亮;;也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兼论现代化的起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天;郡县制、官僚、臣权制约[N];检察日报;2003年
2 秋风;封建制与郡县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8年
4 董伟;历史上的地方政府沿革[N];学习时报;2006年
5 李红岩;揭示中国历史奥秘的一部力作[N];南方周末;2007年
6 段德兴;孙博;中国报纸史话[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钟少异 魏鸿 萧大维 喻江;中国历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规律[N];学习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甄晓菲;统一与分裂,帝王的使命[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田生;虚无飘渺的夜郎国[N];西部时报;2004年
10 记者 庄建 计亚男;何柄棣在清华讲述“秦墨史”[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士影;论《史记》《汉书》人物籍贯书法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4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