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冬捺钵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26 19:43
本文关键词:辽代冬捺钵问题探讨
【摘要】:四时捺钵是辽朝政治中心之所在,,四时捺钵制度是辽中央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该问题多有研究,但对捺钵制度的政治意义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冬捺钵为个案,对其进行分析,并试图梳理捺钵与四楼、五京、斡鲁朵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文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评述以及本文写作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捺钵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捺钵形成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和论述,其次通过对分析捺钵与四楼、五京的关系,论证捺钵逐渐成为辽政治中心。 第三部分、冬捺钵的情况:本章分为冬捺钵的常驻地和临时驻地。首先对冬捺钵常驻地广平淀,进行考证,通过对《辽史·本纪》与《辽史·游幸表》进行互考,并结合《宋史》对广平淀及其异名进行考证,并分析冬捺钵的路线。其次对于捺钵临时驻地主要是独卢金、好草淀、中京,最后对天祚帝后期冬捺钵地点变化加以分析。 第四部分、冬捺钵牙帐设置及职能:本章首先通过《辽史》中记载,对冬捺钵的牙帐进行描绘,其次探讨冬捺钵设置的形式,最后列举冬捺钵的主要活动。 第五部分、捺钵与斡鲁朵的关系。首先介绍论述斡鲁朵在捺钵中的作用。其次,介绍斡鲁朵的职能并与捺钵职能形成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捺钵与斡鲁朵关系是不对等的,斡鲁朵的地位要远远低于捺钵。 第六部分、结论:四时捺钵作为辽代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通过捺钵的形成和演变,我们通过探究得知,圣宗及圣宗以前五京发挥着重要的政治职能,但辽圣宗以后捺钵则代替五京开始发挥其政治中心的作用。冬捺钵作为四时捺钵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政治活动更彰显了它的重要性。四时捺钵在辽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远非五京、斡鲁朵可与之比拟的。
【关键词】:冬捺钵 广平淀 斡鲁朵 四楼 五京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9
- 一、 绪论9-15
- (一) 本文选题价值、意义9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9-14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4-15
- 二、 捺钵的形成和演变15-25
- (一) 捺钵制度的形成原因15-16
- (二) 捺钵制度的初步形成16-20
- (三) 捺钵制度的确立20-25
- 三、 冬捺钵地点25-32
- (一) 冬捺钵的常驻地25-29
- (二) 冬捺钵的临时驻地29-32
- 四、 冬捺钵牙帐设置及职能32-36
- (一) 冬捺钵的牙帐设置32-34
- (二) 冬捺钵的职能34-36
- 五、 捺钵与斡鲁朵的关系36-43
- (一) 斡鲁朵在捺钵中的作用36-38
- (二) 斡鲁朵的职能38-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辽圣宗以后至辽灭亡冬捺钵地点及活动表47-5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梅;;辽金时期的查干湖、月亮泡渔猎文化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王平;月亮泡与辽的春季捺钵活动[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谷文双;辽代捺钵制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3期
4 郑毅;;略论辽初中央军制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2期
5 周惠泉;;“捺钵文化”:辽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追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任爱君;契丹四楼源流说[J];历史研究;1996年06期
7 白俊瑞,李波;析契丹语的“捺钵”[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穆鸿利;关于契丹四时捺钵文化模式的思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9 乌力吉;;关于契丹捺钵文化的再认识[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任爱君;回鹘“楼居”与契丹“四楼”之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长庆 常亦殊;[N];中国民族报;2009年
本文编号:925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