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南宋前期川峡地区赋税的征收

发布时间:2017-09-26 19:07

  本文关键词:南宋前期川峡地区赋税的征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宋前期 川峡地区 赋税 农业性 非农业性


【摘要】:赋税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国家通过强制力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必然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南宋高宗、孝宗两朝川峡地区赋税的征收,分为来自农业性的和非农业性两大类。首先农业性赋税的征收,主要包括两税和各种附加税。两税是农业中最主要的田赋税,主要的形式是“夏税秋粮”。由于川峡地区在南宋时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仅依靠法定的两税是不能解决庞大的军费和地方财政开支,所以主要是通过增加两税的附加税来解决这一问题。附加税主要包括义仓税、和买、支移、折变、和籴、勘合钱、预借、两川激赏绢、两川畸零绢估钱、两川绵估钱、两川布估钱。这些附加税中有的是在原有附加税征收数额的基础上加征,有的是为了应付当时的实际需要而新创设的。这些附加税的征收有的在战争结束后为了缓解民众的压力而有所减轻,有的却作为了正税加以征收。附加税征收范围的广泛,它在解决了川陕前线的部分军费和国家、地方财政需要的同时,更是加重了当地民众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非农业性赋税的征收,主用从商税、专卖税和杂税三方面论述,尤其是对专卖税的详细论述。商品经济在整个有宋一代都有迅速的发展,除了上缴国家规定和地方需要的数额之后,仍可以为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留有一定的资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南宋前期川峡地区为了应付实际消费的需要,弥补消费需要的不足,地方官员通过采用新的手法以达到保证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最突出的就是实行新的经济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的方式来调剂经济领域里产品的再分配。南宋前期总领四川财赋的赵开为了达到增加税课的目的,对盐、茶、酒法进行了适时的变革,通过经营手段和方式的变化保证了当时国家和地方消费的需要,,突出了盐、茶、酒课征收数量的增加在当时保持川峡四路内部社会稳定、前线战场需要和当地财政及朝廷消费需要的重要性。但是对商税、专卖税和杂税更具体、更广泛、大量的征收,使得商品经济继续发展需要的资本积累受到严重的影响,阻碍了川峡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征税,使得民众的日常生活收到极大的影响,严重打击了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积极性,川峡地区这样竭泽而渔的掠夺百姓,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到了南宋末期川峡地区经济的衰败。最后总结川峡地区在南宋前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赋税的征收的重要性,尤其突出非农业性赋税征收的重要作用。税收的增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沉重的赋税负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从长远考虑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宋前期 川峡地区 赋税 农业性 非农业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F81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绪论10-18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15-18
  • 2、南宋前期川峡地区农业性赋税的征收18-33
  • 2.1 两税19-20
  • 2.2 附加税20-33
  • 2.2.1 义仓税20-21
  • 2.2.2 和买21-23
  • 2.2.3 支移和折变23-25
  • 2.2.4 和籴25-28
  • 2.2.5 勘合钱28
  • 2.2.6 预借28-29
  • 2.2.7 两川激赏绢29-30
  • 2.2.8 两川畸零绢估钱30-31
  • 2.2.9 两川绵估钱31
  • 2.2.10 西川布估钱31-33
  • 3、南宋前期川峡地区非农业性赋税的征收33-51
  • 3.1 商税33-34
  • 3.2 专卖税34-46
  • 3.2.1 盐课的征收34-39
  • 3.2.2 茶税得征收39-43
  • 3.2.3 酒课的征收43-46
  • 3.3 杂税46-51
  • 3.3.1 称提钱46-47
  • 3.3.2 经总制钱47-48
  • 3.3.3 契税48-49
  • 3.3.4 免行钱49-51
  • 4、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曙;唐宋地方财政特点初探[J];财经研究;1986年04期

2 何玉红;;整体防御视野下南宋川陕战区的战略地位[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03期

3 陈抗行;;大宋财政往事[J];小康;2009年11期

4 高聪明;论南宋财政岁入及其与北宋岁入之差异[J];河北学刊;1996年01期

5 江晓敏;唐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J];南开学报;2003年05期

6 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7 何玉红;;试析南宋四川总领所的职能[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03期

9 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概述[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4期

10 关文发;;试论南宋时期四川的战略地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恩宗;论宋代榷茶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5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25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