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近代“国学”概念的提出——兼论中国近代国学思想形成的几种分析路径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与近代“国学”概念的提出——兼论中国近代国学思想形成的几种分析路径
【摘要】:"国学"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发生在20世纪初,曾经与"国学"交替使用的"中学""旧学""国故""国粹"等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位于"国学",与梁启超对国学的独特阐释有着一定的关联。梁启超把国学与"旧学"从区分到合并,确立了"国学"的学统;国学与"新学"的对立,树立了"国学"的中心位置;"新国学"与国故运动的交锋,标明了"国学"的完整内容。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关键词】: 梁启超 国学 汉学 新学 新国学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国学”最早的确切含义是指国家一级的贵族学校,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为国学,是大贵族子弟的学校;各地所设的乡学则是一般贵族子弟的学校。后来“国学”泛指“京师官学”,主要是“太学和国子学”。[1](P.76)晚清以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晓虹;中国学术史上的垂范之作——读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王俊义;二十世纪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之回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王艳秋;戴震“理”概念的价值和道德内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余水英;;方苞与姚鼐的游记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郭青林;;剑气箫心的学理诠释——评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9 李坚怀;朱晓进;;废墟上的修补:论清末文学革新运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10 高宁;杨佳;;现代性境遇中的民族精神——基于一种方法论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陈泽环;;梁启超论儒家哲学——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吴廷俊;裴晓军;;体用之辨:张之洞报刊管理与报刊思想的双重性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6 徐碧辉;;梁启超的趣味主义与情感教育[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10 王先明;;“参采中西创新知”——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文化特征[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X;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志威;王,
本文编号:945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4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