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水经注》所记“鸿隙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7:22

  本文关键词:《水经注》所记“鸿隙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鸿隙陂 《水经注》 《隋书.地理志》 汝水


【摘要】:古代陂是淮河流域主要的水利设施,它兼具灌溉,水产养殖和调蓄洪水等综合效益。鸿隙陂最早见于《汉书》的记载,两汉时,它属汝南郡,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后代文献中有关鸿隙陂的记载十分混乱:《水经注》中存在明显的佚文;《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又与《水经注》相矛盾。《水经注》与《隋志》的记载并无重大分歧,通过补正《水经注》的记载,并结合对古遗址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鸿隙陂的地理位置,应在息城至新蔡线以东,汝水、慎水与淮水之间的地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鸿隙陂 《水经注》 《隋书.地理志》 汝水
【分类号】:K207;F426.91
【正文快照】: 陂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元人王祯在其《农书》中指出:陂塘“足o田亩千万。比作田围特省费,又可畜育鱼鳖,栽种菱藕之类,其利可胜言哉?”[1]689两汉时,鸿隙陂对汝南的农业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西汉时,“郡以为饶”[2]卷80《翟方进传》;东汉初年,因重建鸿隙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朱宏斌;樊志民;;关于历史时期农业开发经营与生态问题的若干思考[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8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丁春文;秦汉自然灾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6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7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程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郑州大学;2002年

9 何智慧;李翱年谱稿[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莉;杜荀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靖泰,汪品先;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1980年04期

2 李居信,刘书贵;淅川柑桔生态环境与宜桔地选片评价[J];地理学报;1986年02期

3 杨达源;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整治[J];地理研究;1986年03期

4 黄麒;青海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及古气候演变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88年22期

5 王鹏飞;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后昌;按马王堆地图“帝舜”位置考古发现舜帝陵庙遗址[N];中国测绘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朱永华 实习生 王颖姝;破译千年神话[N];湖南日报;2004年

3 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水利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史俊斌;“鬲与鬲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凤娜;《水经注》称引《史记》、《汉书》、《后汉书》考校[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飒飒;《左传杜解补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业恺;《华阳国志》~K年考校疑义辩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9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49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c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