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01 02:31

  本文关键词: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研究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西学汉籍 文献学 书目


【摘要】:明清之际,西学传入中国,中西双方继汉唐之后展开第二次大规模的对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裂变。此际,产生了一批特殊的文献即西学汉籍。西学汉籍,是1582—1796年间,西方人(主要是传教士)和中国人用汉语撰写但内容是关于西方学问的书籍,以手稿、写本、刻本为主要呈现方式,属于善本范畴。这批文献内容丰富,首次将西学作为近代化知识体系介绍给中国,为中国学术之脉注入异质文化血液。其独特的中西“双重身份”是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源头,沟通了晚明与晚晴的西学东渐历史,见证了中西方的互动。但是该批文献由于历史原因,流散国内外,总数难以统计,导致无法完全展现其学术价值。如何搜集并整理这批文献,一直为学界所关心,目前所知的国外主要的藏书地是梵蒂冈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及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国内则主要是北京的国家图书馆,还有上海的徐家汇藏书楼。因为学问始于目录,可以为学者提供研究公器,所以这批书如何从目录学进行编目,进行基础性整理,亦是学界关心的话题。 本文共分三章,首先介绍了“西学汉籍”这一概念,从它的产生背景,历史命运及学术意义对其进行了界定和系统介绍;然后站在时空维度,回顾古今中外对西学汉籍这批文献的研究历史,力图展现其学术史脉络:最后,笔者从现有西学汉籍书目和原始文献资料出发,编就《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初编》,以梵蒂冈所藏汉籍文献为基础,辅助其他书目,考察同一本书在不同书目中的互见情况。笔者共搜集34个书目,在对每个书目都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后,发现还未有一种符合西学汉籍这一特殊文献的标准著录方式,尴尬的文献学地位与其学术意义不符。所以本文立足文献学,从原始材料出发,爬梳该批文献。 本文旨在梳理特定时间段内所产生的西学汉籍,将它的概况以及研究历史进行系统的介绍。按照时间,将中外学术史进行整理,包括主要的研究学者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使得学界对西学汉籍的书目研究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笔者在业师张西平的帮助下,搜集原始文献和相关书目并在最后进行一个书目初编,且将书目之间的互见情况展现出来,从而可以为今后考察同一本书在不同书目中的收录情况奠定基础,而且为展开每本书的版本、刊刻、流传等个体研究做铺石之事。本文的贡献在于准确定义西学汉籍,从而使研究对象更为集中和明确,另外所搜集到的古今中外关于西学汉籍研究的书目是比较多的,包括汉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等。通过对它们的介绍使其价值重现,为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时提供便利。附录的《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初编》,是以梵蒂冈图书馆所藏原始材料为基础,写就的一份初编书目,对著作者、版本情况及作序跋者有所介绍,书目之间的互见为个体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西学汉籍 文献学 书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G256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9
  • 绪论9-10
  • 第一章 西学汉籍概况介绍10-21
  • 第一节 西学汉籍的定义10-14
  • 第二节 西学汉籍的产生背景14-16
  • 第三节 西学汉籍的流传16-20
  • 第四节 西学汉籍的学术意义20-21
  • 第二章 西学汉籍书目研究的学术史回顾21-35
  • 第一节 国内对西学汉籍书目的整理和研究21-30
  • 一 明清时期的西学汉籍书目整理21-25
  • 二 民国时期的西学汉籍书目整理25-29
  • 三 新世纪的西学汉籍书目整理29-30
  • 第二节 国际对西学汉籍书目的整理和研究30-35
  • 一 17—19世纪的西学汉籍书目理30-31
  • 二 20世纪的西学汉籍书目整理31-33
  • 三 21世纪的西学汉籍书目研究现状33-35
  • 第三章 《明清之际西学汉籍书目初编》35-51
  • 第一节 文献来源36-48
  • 一 国内篇36-41
  • 二 国外篇41-48
  • 第二节 书目编辑说明48
  • 第三节 《书目初编》特色分析48-51
  • 结论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1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玲;;叶尊孝的《汉字西译》与马礼逊的《汉英词典》[J];辞书研究;2007年01期

2 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肖清和;;清初儒家基督徒刘凝生平事迹与人际网络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04期

4 阎铭;;试述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背景[J];黑龙江史志;2009年23期

5 徐均平;;试论明末西学东渐的背景[J];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6 李天纲;;近二十年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1期

7 张西平;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J];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8 施礼康 ,羽离子;明清西方传教士的藏书楼及西书流传考述[J];史林;1990年01期

9 钟鸣旦,杜鼎克;简论明末清初耶稣会著作在中国的流传[J];史林;1999年02期

10 钱存训;戴文伯;;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文献;1986年02期



本文编号:951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51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