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蜀典籍的编纂及特色
本文关键词:古代巴蜀典籍的编纂及特色
【摘要】:早在汉代,巴蜀地区就开始有了图书的编纂活动,"自古巴蜀出文宗",在巴蜀漫长的历史中不仅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诗人,而且也出现了一大批在中国编辑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编辑家。本文第一次从编辑史的视角对古代巴蜀的编辑活动及特色进行了梳理。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古代巴蜀 典籍 编纂特色
【分类号】:K204
【正文快照】: 文字的发展,促进了以文字传播为目的的对文字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编次、加工的编辑活动的诞生与兴盛。“编”和“辑”本是两个毫无关联意义的单音节词。“编”的原意是指用来串联龟版或竹简的绳索,后引申为“按次序编排”,如《史记·孔子世家》:“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先;;成汉古巴蜀开发历史略论稿[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少先;李静;;古代巴蜀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贡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罗二虎;;巴蜀文物考古图[J];文史知识;2001年07期
4 熊梅;;巴蜀现存张飞祠庙考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萧映朝;;战国、秦汉之际巴蜀地区地缘意义述论[J];理论界;2010年12期
6 苟安经;严琼芳;;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特质与开发策略[J];农村经济;2011年08期
7 童超;论李特兄弟领导的武装斗争及成汉政权的性质[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2期
8 杨家友;;秦对对西戎、巴蜀的兼并[J];历史教学;1986年07期
9 杨颖;;从《华阳国志》看东汉巴蜀地区的士族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李怡;;关于“巴蜀学派”的调研报告[J];红岩;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璇;;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选址、布局与基本形制初探[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2 郭璇;;巴蜀地区摩崖佛寺的流变[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3 舒大刚;;谈谈巴蜀学人在儒家文献“典范”转换中的实践及成就[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屓甯;;从《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中“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看少数民族典籍对史学专题的研究价值[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姜欣;姜怡;;试论典籍英译中形式对应对于功能传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曾繁模;;四川新津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元鹿;;纳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的原始思维[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8 薛瑞泽;;论蜀汉时期的战略城池[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龚玉;戴嘉陵;龚廷万;;读巴蜀汉代画像札记[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彭忠德;;文s{新解[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郝杰;典籍 科普 教材三箭齐发[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芳;一个等不起的文化保护工程[N];山西日报;2009年
3 罗进贵;《回族文献丛刊》填补空白[N];宁夏日报;2008年
4 记者 高颖 毛翠娥;182道佳肴打造“新锡帮全席”[N];无锡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婉婉;“镇校之宝”历久弥香[N];安徽日报;2010年
6 董新年 周乖玲;从典籍看周代医学成就[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YMG记者 高伟;仰怀崇敬 共鞠经典[N];烟台日报;2010年
8 董新年 周乖玲;从典籍看周代医学成就[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刘叶武;国际新闻报道操作典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记者 王玉梅;中伊签署典籍互译出版备忘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征军;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姚乐野;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曾小梦;先秦典籍引《诗》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申红义;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曾维加;道教的社会传播研究——以公元六世纪前巴蜀及中国北方为中心[D];四川大学;2004年
9 徐时仪;《玄a梢,
本文编号:955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556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