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

发布时间:2017-10-02 01:03

  本文关键词: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事实 考据学 司马光 证据法则


【摘要】:司马光《通鉴考异》方法最为直接的借鉴渊源,应为当时日益完备的"实录"纂修过程中的程序规则,其具体包括证实订伪、以常理进行推断、两存其说、参取、阙疑,可谓钱大昕等人"考异"的先驱和精神导师。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都是相对于客观事实而言的,中国古代考据学的发展和法律实践密切相关,法学中证据法规则与历史学中的考据法则存在极其相似的"底层语法规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关键词】历史事实 考据学 司马光 证据法则
【分类号】:K204.3
【正文快照】: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过程中“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为《考异》三十卷”①,乃其贯彻始终的求真考实作风的表现。关于司马光考异方法的归纳总结,最为权威的叙述应首推张煦侯先生《通鉴学》一书中的研究。尽管该书成书较早,然迄今仍岸然挺立于学术研究旅程中为人们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志峰;宋代考据史学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2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汪大白;胡适语言文字研究的现代学术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未醉,余罗玉;略论古代中越文学作品交流及其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张静;;从思想到生活:中国法学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所开启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7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8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9 卢毅;“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汪强;;《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宁杰;;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2 奚玮;;自认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何丽新;付超伟;康南;陈悦;朱明;;无单放货实务问题研究——国内各级法院153个无单放货案件之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5 姚大力;;把过程归还历史书写——论司马迁对中国历史编撰学的突破[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肖涵静;;真实而具体的民主——《民权初步》对民主形式的构想及其现代意义[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霄鹏;《汉语大词典》收录《论衡》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黄家安;胡适文献整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张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中国法治之启迪[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金yN;中、日、韩法官制度比较借鉴[D];延边大学;2001年

7 李佑喜;对二十世纪末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之考察[D];湘潭大学;2001年

8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王颖;试论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先明;霍姆斯法律思想论略[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其桢;;走出泰伯“三让两家天下”的误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振辉;;评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提要对于历史考据学的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邹逸麟;;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杨婉蓉;;费正清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特点及其思想变化探因[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平;我国历史发展道路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7年

2 王学泰;重评“招安”[N];北京日报;2004年

3 南京大学哲学系 林德宏;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纲领[N];新华日报;2006年

4 葛剑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国家级”公祭黄帝于法无据[N];南方周末;2004年

5 毛毛雨;浙大举办古代中韩海上交流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李文海;再现历史真实 着力学术创新[N];人民日报;2007年

7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刘泽华;再说王对道的占有[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周国全求是杂志社原秘书长;也说狼奶人奶与中国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刘梦溪:“汉学”“中国学”可否不统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瑞芳;从《焦氏笔乘》看焦z盐南卓季菅а芯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合芹;《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李鹏;《四部正讹》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朱春华;傅斯年改造思想略论[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6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56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