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秦礼制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8:24

  本文关键词:秦礼制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摘要】: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美称,礼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礼”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特征和标志,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离不开礼制文化。 而但凡一提及秦文化,首先映射在人们脑海中的总是其军事文化的强大,刑罚的严酷,重功利轻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二世而亡的历史悲剧。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故人们常认为秦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而且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礼制提供了制度蓝本。秦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礼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仍以移花接木、借尸还魂的形式继续存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制,故研究秦礼制文化,不仅能澄清秦有无礼制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封建礼制文化的理解和梳理。 围绕秦礼制文化这一选题,本文拟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任何事物都有其源头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章主要论述礼的起源及三代之礼的整合流变,分为三个小节:礼的起源和本质、礼制与礼治的关系、三代之礼的整合。 第二章:礼制文化以周礼为最理想代表,本章主要论述秦礼对西周礼制文化的继承与否定,大致分为三个小节:秦礼渊源于周礼、秦人对周礼制文化的部否定、秦人对周礼的取舍标准及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章: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礼制文化上也不例外。本章主要结合考古资料,通过君礼、士礼、民间礼仪风气的变化来论述商鞅变法对秦业已吸收的周礼制文化的改变。 第四章:秦王朝建立后,为维护大一统王朝的稳定,统治者力倡礼制教化,对封禅之礼、祭祀之礼进行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8
  • 二、研究现状分析8-11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1-14
  • 第一章 礼的起源及三代之礼的整合流变14-26
  • 一、礼的起源与本质14-21
  • (一)、关于礼的起源的观点15-19
  • (二)、关于礼的缘起的观点19-21
  • 二、礼制、礼治的关系21-23
  • 三、三代之礼的整合23-26
  • 第二章 秦对周礼制文化的吸收与否定26-34
  • 一、秦人族源26-29
  • (一)、西来说26-27
  • (二)、东来说27-29
  • 二、秦礼文化渊源29-34
  • (一)、对殷商礼文化的吸收29-30
  • (二)、对周礼文化的吸收30-32
  • (三)、戎狄文化的影响32-34
  • 第三章 、商鞅变法对秦礼制的改变34-48
  • 一、商鞅的礼制观及实践措施34-39
  • (一)、“礼者,所以便事也”——商鞅的礼治观34-35
  • (二)、商鞅变法35-39
  • 二、商鞅变法后秦礼的改变39-48
  • (一)、多神、杂神崇拜39-41
  • (二)、宗法制的不严格41-43
  • (三)、功利至上的价值取向43-44
  • (四)、臣礼的削弱44-45
  • (五)、民间礼俗风气的改变45-48
  • 第四章 秦王朝对礼制的统一48-60
  • 一、封禅之礼48-49
  • 二、祭祀之礼49-56
  • (一)、祭天之礼49-51
  • (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51-53
  • (三)、对天象的祭祀53-55
  • (四)、秦之杂祀55-56
  • 三、秦祭祀的特点56-58
  • (一)、宗教信仰的原始性和神秘性56-58
  • (二)、沿袭性和开创性58
  • 四、秦重视祭祀的原因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青松;;试论商鞅变法对秦礼制演变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俞伟超 ,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3 俞伟超 ,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4 俞伟超 ,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5 刘国祥;试论商鞅变法的负面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刘泽华,刘丰;礼学与等级人学[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7 吴小强;;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征——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J];江汉考古;1992年01期

8 王健;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9 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J];历史研究;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海云;;试论秦的宗法制与宗法观念[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本文编号:958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58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