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1:10

  本文关键词: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五代 北宋初期 刑部 详覆权


【摘要】: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机构建制和人员编制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六部之一的刑部,其机构建制、职能、地位等经过唐中后期百余年的变化至五代时期被严重地削弱,都官、司门、比部三司职能几乎尽失,已是名存实亡,只剩下刑部一司,《唐六典》规定下的刑部已不存在,到北宋淳化二年已为另一种新的机构组织所取代。 刑部尚书已经成为寄禄官,刑部侍郎在五代时期取代刑部尚书的地位,成为刑部长官,但随着官、职、差遣制度的发展,刑部侍郎在五代时期也出现了阶官化的趋势,到北宋初期正式成为寄禄官,取代刑部侍郎的是以其他官阶判刑部事的官员,成为新刑部长官。同样刑部中下层官员也发生变化,随着使职的发展,五代时期的刑部郎官到北宋初期业已被阶官化,成为寄禄官。负责刑部具体工作的则变为京朝官担任的详覆官、检法官,以及有部分选人担任的法直官。 刑部职能在五代至北宋初期被削弱很多,刑部的基本职能如详覆大辟案件、参与立法、推鞫案件,司法监督,配合铨选部门工作的职能还得以恢复和保留。但是有些职能的恢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职能虽得以恢复和保留,但与唐制相比已大不相同。 五代至北宋初期,虽然统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刑部应有的职能,刑部在当时司法运行和监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地作用,但由于刑部地位严重下降,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其作用又有很大局限性。
【关键词】:五代 北宋初期 刑部 详覆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机构建置及其人员变化15-29
  • 第一节 唐中后期刑部制度发展概况15
  • 第二节 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机构建置及其人员变化15-29
  • 一、刑部机构的变化16-18
  • 二、刑部尚书的变化18-22
  • 三、刑部侍郎的变化22-26
  • 四、北宋初期的刑部长官26-29
  • 第二章 五代至北宋初期刑部主要职能29-49
  • 第一节 刑部职能概况29-30
  • 第二节 刑部详覆案件职能30-38
  • 一、五代时期刑部详覆职能30-32
  • 二、北宋初期刑部详覆职能32-36
  • 三、刑部详覆大辟案件的研究兼与戴建国先生商榷36-38
  • 第三节 立法、议法职能38-42
  • 一、立法职能38-40
  • 二、议法职能40-42
  • 第四节 司法监督职能42-44
  • 第五节 推鞫案件职能44
  • 第六节 配合吏部铨选44-45
  • 第七节 五代时期刑部司门司的相关职能45-47
  • 第八节 其他职能47-49
  • 第三章 刑部的地位、作用及局限性49-53
  • 第一节 刑部的地位和作用49-50
  • 第二节 刑部作用的局限性50-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61
  • 附录61-66
  • (表一)唐代刑部四司人员设置情况表61
  • (表二)五代时期刑部尚书阶官化现象表61-62
  • (表三)五代时期刑部侍郎表62-63
  • (表四)北宋初期判刑部事官员简表63-64
  • (表五)五代至北宋初期立法活动一览表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晓燕;略论宋代监狱管理制度的发展及主要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袁良勇;关于北宋前期的尚书省[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3 李军;五代三司使考述[J];人文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建峰;唐代刑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灵海;唐代刑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军;五代使职官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琴丽;五代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颖慧;宋代司法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杨爱民;宋代大理寺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祁琛云;北宋前期审刑院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2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62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