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春秋时期的晋郑关系
本文关键词:试论春秋时期的晋郑关系
【摘要】: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发展日渐强盛,渐渐摆脱了周王室的束缚,成为了春秋舞台上的主角。晋国自献公之后国力有了较大发展,晋国称霸中原近一个半世纪,是春秋时期最活跃的诸侯国之一。郑国居于中原,正所谓“欲霸中原,必先得郑”,故而成为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首要征服对象。 对于晋国而言,要想维护自己的霸主之位,正确的处理与郑国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晋郑关系则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多变。晋国霸业强盛,郑国则追随晋国,,而当晋国势力日衰,霸业衰落之时,郑国则于晋楚之间不断摇摆。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选题依据与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晋郑关系发生的背景。第三部分则详细介绍了晋郑关系演变情况。第四部分总结春秋时期晋郑交往的方式。第五部分分析了影响晋郑关系的因素。第六部分结语对于这一时期晋郑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春秋时期 晋国 郑国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6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8-9
- 1.2 研究概况9-16
- 2 晋郑关系发生背景16-22
- 2.1 晋郑两国概况16-19
- 2.2 晋郑两国交往的必然19-22
- 3 晋郑关系的演变22-53
- 3.1 晋郑初交22-29
- 3.2 晋郑同盟关系的建立29-33
- 3.3 晋郑同盟关系的发展33-35
- 3.4 晋郑关系频繁变动35-45
- 3.5 晋郑同盟关系的稳定45-50
- 3.6 晋郑同盟的破裂50-53
- 4 晋郑两国交往方式53-60
- 4.1 战争54-56
- 4.2 会盟56-58
- 4.3 使者往来58-60
- 5 影响晋郑关系发展的因素60-69
- 5.1 国家利益60-62
- 5.2 国家力量62-63
- 5.3 晋楚郑之间的三角关系63-66
- 5.4 个人因素66-69
- 6 结语69-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录78-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中郑鲁应对霸主策略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2 晁福林;试论东迁以后的周王朝[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徐杰令;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4 吕世忠;略论春秋列国外交的特点[J];东岳论丛;1993年03期
5 刘志玲;论春秋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研究的几点想法——《中国外交思想史》(第一卷)序言[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7 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8 岳红琴;春秋时期宋国与列国的盟誓关系试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王晓勇;从地理环境看春秋时期郑国之盛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李海勇;略论春秋诸侯国间的纳赂受赂现象[J];江汉论坛;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丽环;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李胜振;晋楚霸业之争与郑国、宋国的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敏;春秋时期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梁霞;春秋时期郑国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玲;试论春秋时期的晋齐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薛晓庆;春秋时期晋楚关系略论[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3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733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