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战国秦汉“五祀”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0:25

  本文关键词:战国秦汉“五祀”信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五祀 信仰 战国 秦汉


【摘要】:“五祀”指对户、灶、中雷、门、行五种家宅神的信仰。战国秦汉是“五祀”信仰确立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内,“五祀”信仰正式确立,且以“井”代“行”,最终完成重组。 本文将时间段定位于战国秦汉时期,进而讨论这一历史阶段内与“五祀”相关的一些问题:其一,“五祀”信仰的确立及确立原因;其二,人们祭祷“五祀”的具体内容,包括祭祷的时间、方式、用牲及作用等;其三,“五祀”信仰在历史隧道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五祀”的重组。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笔者希望能够在把握“五祀”这一民间信仰流变史原貌的同时,亦能更为细致地观察时人的生活状况,进而体会其内心思想活动。 随着“庶物神”信仰的产生、风水术的形成以及强“五”观念的影响,“五祀”信仰在战国中晚期形成并最终确立。对“五祀”的祭祷尊卑无别,上下皆可举祀。人们一般在傍晚进行祭祷,延续到第二天天明,其用牲为“特牲”。祭祷“五祀”一方面能使人得之福佑以除疾;另一方面可解宫室之祟,保宫室之安宁。随着“五行”学说的发展,“五祀”被纳入其中。秦末汉初之际,“井”取代“行”进入“五祀”体系中,“五祀”重组至此完成。
【关键词】:五祀 信仰 战国 秦汉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K231;K2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9
  • 一 选题缘起7-10
  • 二 研究史回顾10-15
  • 三 研究材料与研究思路15-19
  • 第一章 “五祀”信仰的确立19-38
  • 第一节 “五祀”的内容19-22
  • 第二节 “五祀”信仰的确立22-29
  • 一 战国中期“五祀”信仰的初步形成23-26
  • 二 战国晚期“五祀”信仰的正式确立26-29
  • 第三节 “五祀”信仰确立的原因29-38
  • 一 “庶物神”信仰的兴起29-32
  • 二 “风水术”的形成32-35
  • 三 强“五”观念35-38
  • 第二章 “五祀”的祭祷38-60
  • 第一节 “五祀”祭祷的适用者38-41
  • 第二节 祭祷“五祀”的行为仪节41-55
  • 一 祭祷“五祀”的时间42-46
  • 二 祭祷“五祀”的方式46-52
  • 三 祭祷“五祀”的用“牲”52-55
  • 第三节 祭祀“五祀”的作用55-60
  • 第三章 “五祀”信仰的发展60-72
  • 第一节 “五祀”融入“五行”体系60-64
  • 第二节 “五祀”的重组64-72
  • 结语72-75
  • 参考文献75-83
  • 后记83-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雪;;试述我国早期门户之祀对象的演变过程及门神的产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郗文倩;由春秋鬼神概念看孔子的鬼神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3 魏 女;从考古资料看史前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初步发展[J];东南文化;2002年05期

4 于成龙;;战国楚卜筮祈祷简中的“五祀”[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2期

5 曲冰;;试论上博四《内礼》中的“五祀”与简文的释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02期

6 吴小强;略论秦代社会的神秘文化[J];广州师院学报;1997年04期

7 贾艳红;略论先秦两汉民间的灶神崇拜[J];管子学刊;2003年03期

8 许道胜;;天星观1号楚墓卜筮祷祠简释文校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孙占宇;;简帛日书所见早期数术考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晏昌贵;秦家嘴“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晓雪;包山楚墓文书简、卜筮祭寿简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廖海波;世俗与神圣的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丽利;楚卜筮简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3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73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