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幕僚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5:31
本文关键词:胡宗宪幕僚群体研究
【摘要】:胡宗宪幕府是明代声势煊赫和影响巨大的幕府之一,其幕僚群体人才济济,声名颇盛,作为幕府中的智囊人员起着赞襄决策,筹划机密,沟通内外,献替上下的作用,对于抗倭战争的胜利贡献极大。胡宗宪在秉节东南以前便留心于军事,总督浙江后,鉴于军事形势的严峻以及事务繁忙不得不需要一些文士为己分劳,加之欲求得好文养士之名而开设幕府;南直及浙江的广大士人出于仕路狭隘,进身之阶受阻之原因入幕为僚;王学左派在浙直地区的流布亦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士人的事功之心,促使他们投入胡宗宪幕府以图建功立业。胡宗宪幕僚群体在幕府中为胡宗宪代写奏章与贺表,投皇帝之所好以邀宠固恩;充当联络朝中权贵的媒介,屡上谀文以巴结权贵,稳固地位;担任使者出使外域,纵横捭阖,游说于敌营之中以招抚敌酋,离间倭寇;献计破贼,指授方略,甚至亲历戎阵以聚歼倭寇;编纂图书,对军队的战略战术以及日本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指导抗倭。胡宗宪幕僚群体知识水平较高,在幕府中地位也较为尊崇,但由于明代幕僚制度的特殊性导致了胡宗宪幕僚群体地位的不稳定性,仕宦之路依旧崎岖难行,大部分人依旧难得功名,加之明代士风颇盛,重气讲义,使得这些幕僚对自己在幕中所作的不耻之事深为痛苦,使得他们既对胡宗宪充满感激之情,自己内心也充满了道德的内疚。对胡宗宪幕僚群体进行考察和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胡宗宪及其幕僚在抗倭战争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且有助于对明代中后期士人的生存状况及其内心活动有所了解。
【关键词】:胡宗宪 幕僚群体 明代士人 抗倭战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7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7
- 第一章 胡宗宪幕僚群体的形成17-34
- 第一节 胡宗宪巡抚浙江前的政治活动17-20
- 第二节 胡宗宪开设幕府的原因20-22
- 第三节 士人加入胡宗宪幕府的原因22-34
- 第二章 胡宗宪幕僚群体的作用34-52
- 第一节 起草奏章写作贺表34-40
- 第二节 联络权贵顾恩希宠40-43
- 第三节 出使外域招抚敌酋43-45
- 第四节 参谋机宜献计破敌45-49
- 第五节 编纂图书指导抗倭49-52
- 第三章 幕僚群体的内心世界52-60
- 第一节 幕僚身份的不确定性53-55
- 第二节 幕僚内心的道德内疚感55-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67-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良;明代生员层的仕进之途[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2 刘蔚玮;;晚明与清中叶山人心态比较研究——以徐渭和郑燮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吕靖波;;胡宗宪幕府人物考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郭培贵;;明代乡试录取额数的变化及举人总数考述[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5 骆玉明 ,贺圣遂;徐渭家世考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贺圣遂;徐渭文学的个性精神[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谢海涛;;科举录取名额分配制度发展形成的历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何朝晖;;明代知县幕友小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5期
9 郭润涛;清代幕府的类型与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1期
10 陈宝良;;德才之辨: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J];安徽史学;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980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