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纪念丁文江先生逝世八十周年
本文关键词: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纪念丁文江先生逝世八十周年
【摘要】:学贯中西的丁文江是民初著名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科学与政治是丁文江思想的两大主题,科学为职业,政治是志趣,救亡图存是目标。民初政局变化多端,他理性地提出了一些精英政治的系列主张,并努力地付诸于社会实践。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萌芽、形成、初步发展、深化期等四个阶段。中西结合与民族主义是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的外在表征。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宣传部;
【关键词】: 丁文江 精英政治 形成 阶段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0571);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5B241);湖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15C31)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YBA09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4YBA351)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今年是丁文江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丁文江精英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其早期留学经历与国内际遇密切相关。清末民初,革命与立宪、激进与保守、传统与现代、进步与反动等各种新旧势力错综杂糅,波谲云诡,竞相角逐。丁文江一生短暂,却见证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缔造、袁世凯复辟、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邦良;;丁文江:“最讲究科学的一个人”[J];民主与科学;2011年01期
2 孔祥宇;;丁文江政治思想探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5期
3 张桂霞;;在科学和社会之间——丁文江及其政治思想浅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李兆忠;;科学主义者丁文江之死[J];世界知识;2010年09期
5 马友平;;从《独立评论》解析丁文江的军事文化思想[J];兰州学刊;2006年12期
6 李兆忠;;仙台与司堡尔丁的异色传奇[J];世界知识;2008年03期
7 谷小水;丁文江与独裁民主论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卫平;周含华;;丁文江政治思想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艳芳;金振民;;地质学先贤丁文江贡献刍议[J];人民论坛;2012年05期
10 张艳芳;金振民;;地学大师丁文江对地理学的贡献[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尔平;;丁文江与地质调查所图书馆[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宝国;;丁文江——中国地质调查的先行者——兼论丁文江精神[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潘云唐;徐红燕;;李四光与丁文江[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鸿祯;;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5 浦庆余;;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辰120周年[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6 林任申;林林;;丁文江家世考[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7 宋广波;;丁文江任职淞沪督办公署总办的再评价[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潘云唐;;再论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大调查[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德孚;;中国地质学先驱丁文江先生年谱[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6)[C];1989年
10 陈宝国;陈洪玲;;论丁文江的科学观和他对现代中国科学的贡献[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佳;寂寞丁文江,斯传应告慰[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李国太;丁文江:研究地质的民族语言学者[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吴昭谦;丁文江当“上海市长”的前前后后[N];团结报;2000年
4 谷小水;丁文江这个人[N];光明日报;2006年
5 孙明(北京大学团委);丁文江从何而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赵凡 陈宝国;科学的呼唤[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耿云志;中西道德合璧的结晶品[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发改处 邹长安;永留风范在人间[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宋广波;不该被遗忘的“百科全书式”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宋广波;竺可桢给丁文江的一封佚信[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艳芳;丁文江在中国地质学中的贡献和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娜;丁文江的社会改革思想评析[D];安徽大学;2010年
2 狄丽娜;丁文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谢双双;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立;丁文江与民国科学的体制化建设[D];山西大学;2014年
5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魏万平;为文试论西南夷,,半生走遍滇黔路[D];云南大学;2011年
7 温晓宇;丁文江政治思想及其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8 冯夏根;丁文江对近代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芳;丁文江与胡适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风华;自由的平台——《努力周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31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3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