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的涵义及其中国式表达
本文关键词:同意的涵义及其中国式表达
【摘要】:克雷尼格的同意概念,与对同意的其他解释相比较,最明显的特征或其特殊意义就在于利凸显了同意方的责任。虽然明示同意、默示同意及假设同意在解释政治义务或政治权利之合法性时都因其自身局限而陷入了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意概念就因此而丧失其存在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意蕴同意的"人民满意不满意"这样的标准,与西方政治学界传统上主要将同意理论用于证成公民政治义务的取向无关。这样,就避开了西方政治学家用以解释公民政治义务的明示同意、默示同意概念所遭遇的种种麻烦。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8;D621.5
【正文快照】: 在西方学界,有一种通常被用来阐释政治义务之根源、政治权威之合法性的理论叫作同意理论,而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同意概念是这种理论的基础或核心。当然,同意概念并非仅仅具有政治义务或政治权威证成的功能,在商业领域、医疗领域乃至家庭生活领域,都有涉及个人同意或集体同意的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益民;;从意见与意志的区分看哈耶克的政治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3 严存生;;中西方历史上“法的人性基础”思想比较[J];东方法学;2012年02期
4 赵迅;;社会契约视域下国家责任的理论论证[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5 沈海星;;试论西方宪政的人性观[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6 安立志;;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深度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党建军;;基于证伪主义:取证合法性证明标准的反向考察[J];法学杂志;2014年12期
8 赵迅;;社会契约视域下的国家责任[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9 张立坤;彭学宝;;儒家与西方经济伦理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周保巍;;“自由主义”的自由与“共和主义”的自由——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观念冲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徐志国;休谟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永春;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6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试论休谟的政治义务学说[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秋成;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邓毅;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陆攀;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徐碧波;法治政府与经济转型[D];浙江大学;2005年
6 郑赤建;和谐社会与宪政[D];湘潭大学;2006年
7 马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新闻出版立法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晓博;政治权力的二维冲突与契约规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建华;威廉·小皮特保守主义政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濂;;论公平游戏解释无法证成政治义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周濂;;政治义务重释[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3 董石桂;;政治义务研究述评[J];求索;2007年10期
4 毛兴贵;;论政治义务及其证成[J];学海;2008年03期
5 徐百军;;政治义务的概念考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王彩波;徐百军;;政治义务的立与破:基于自愿主义的一种审视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何历宇;论现代政治义务的道德基础[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黄建洪;公民政治义务析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欧;;服从与秩序——试析政治义务的实践方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毛兴贵;;同意、政治合法性与政治义务——现代西方同意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喜贵;当“好公民”也需要论证?[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徐百军;担当政治义务:公民角色的另一张面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王学江;我们要学习对万物宽容[N];今日信息报;2006年
4 北京大学哲学系 赵敦华;分析哲学主流之外的英美政治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刘兆忠;永葆交纳党费的庄重感[N];辽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欢;论流亡者及其政治义务[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丽;试论休谟的政治义务学说[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梦雅;克洛斯科政治义务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2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26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