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西方政党“去意识形态化”趋向初探
本文关键词:信息社会西方政党“去意识形态化”趋向初探
【摘要】:意识形态是政党联结民众、整合社会力量的思想工具。西方政党在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出现了以阶级性淡化、包容性扩大、实用性提高、传播隐蔽性增强为新特点的"去意识形态化"趋向。政党"去意识形态化"是西方政党为了应对社会环境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调整行为,"去意识形态化"只是表象,其本质是变相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总结西方政党变相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对于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深层次研究”(09BKS039)
【分类号】:D05;D261.5
【正文快照】: 一、信息化对西方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着各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对西方政党意识形态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对西方政党传统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冲击,造成西方政党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十六)——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4期
2 金英君;;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运行环境的变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1期
3 张衍前;;执政党与意识形态的包容性[J];党政论坛;2006年02期
4 谢峰;从时代变迁看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年06期
6 姜跃;;国外政党执政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及其应对[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3 林兴初;;西方“政党衰败”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赵孟营;;组织格局:抽象社会中的社会组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杜中新;;论意识形态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6 宁德强;王志章;;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7 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8 金英君;;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运行环境的变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1期
9 朱富强;;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网络化途径和根植性要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朱富强;;社会网络化下的企业形态及其规模变动[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海;;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何军;;西方国家政党与媒体关系[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增长与构成变动[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安心;;理性地把握“三个代表”的深层内涵[A];“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C];2002年
5 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增长与构成变动[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东冬;;关于创新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体制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立忠;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4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陈维佳;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熊万胜;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翁裕斌;德国全能金融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国超;党建工作网络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鹏虎;中共驾驭网络媒体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鹏程;英国工党媒体战略研究(1994-2007)[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马箭;领导者公共形象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代大梅;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王紫春;早期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张婉;我国基层政权的软实力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9 黄斌;论大众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暨南大学;2003年
10 严向远;论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托马斯·迈尔,郭业洲,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十六)——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4期
2 张文成;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对政党的挑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3 何军;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媒体关系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4 周思成;;“世界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6期
5 姜辉;;资本主义“危”在何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7期
6 谢峰;从时代变迁看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7 辛向阳;;“趋同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1988年03期
8 夏保成;论网络政治[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蒋旭东;孟令梅;;“普世价值”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望英;;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差异性的多维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2 王树臣;;西方政党应对社会挑战的做法及启示[J];求实;2008年03期
3 龚少情;;西方政党基层党员责任意识的缺失与唤醒[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08期
4 林逢春;王学力;李镇贤;;西方政党党建工作网络化的现状分析及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孙伯强;;网络党:西方政党运作模式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世界;2009年06期
6 谢峰;;谈谈西方政党对议员的控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6期
7 张阳;;当代西方政党中间化发展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吴辉;;西方政党选拔官员的情况及启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9 牛旭光;;《西方政党政治答问》求疵[J];群言;1989年09期
10 谢峰;;西方政党与公众的政治沟通[J];共产党员;2007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刚印;;西方政党培养与选拔党内干部论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2 丁青;刘东;;西方政党重视民意调查对完善政党制度的启示——以北京市党员干部对相关问题认知的调研为例[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阳;;现代西方政党与民意调查的新发展[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颖;;浅析中西方政党与选举的关系[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崎;;从党员人数变化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林;;西方政党与社会关系——以政党经费为切入点考察[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7 杨帆;;论政党的桥梁作用——基于西方政党经验的思考[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峰;西方政党与公众的政治沟通[N];学习时报;2007年
2 孙伯强;网络党:西方政党运作模式发展新趋势[N];组织人事报;2009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唐昊;代表与转型:当代西方政党政治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赵[,
本文编号:1263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26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