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对分权说的理解:以孟德斯鸠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 严复 孟德斯鸠 分权说 英国宪政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严复对分权说的理解明显体现为以1905年为分水岭。在1905年前,严复主要是译述孟德斯鸠的分权说,尽管多有曲解,但难掩推崇之意。在1905年后,他对分权说的理解总是同立宪政体联系起来。他尤其详细解说、辨析了英国宪政,真可谓不厌其烦,从中足见对英国政制的赞赏之情。
[Abstract]:Yan Fu's understanding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s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1905 is the watershed. Before 1905, Yan Fu mainly translated Montesquieu's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lthough it was often misinterpreted, it was hard to conceal the idea of advocating it. After 1905,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s always linked to the constitutionalism.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暨民族政治研究院;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孙中山共和观的贡献及其影响研究”(2011B003)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严复与孙中山的政体观比较研究”(2012QY027)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科研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简;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敖福军;;民族与国民——简述杨度的民族观[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苏中立;;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对严复《社会通诠》中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辨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陈友良;;严复的行政改革思想[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杜力夫;吴向红;;思考大国实现民主之路——严复地方自治思想探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杜靖;;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开创与传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廖扬;图腾禁忌与法的起源[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8 熊志勇,董文俊;试论近世“兵”的角色演变——从《社会通诠》译者序说开去[J];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4期
9 尹奇岭;;清末民初渐进思潮初探——以严复等为中心的考察[J];东方论坛;2012年04期
10 熊辛格;;严复翻译会通研究——以《社会通诠》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利栋;;中国专制与专制主义的理论谱系:从戊戌到辛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2 姚向奎;;孙作云的图腾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3 李育民;;排外与惧外:辛亥时期两大对外观念论析[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4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孙青;晚清之“西政”东渐及本土回应[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剑锋;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D];上海大学;2007年
7 李玉琳;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刚;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10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金娜;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祖娜;章士钊的行政裁判观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何晶;从严复译著《社会通诠》看翻译的政治性[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春天;建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伦理观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宋雅君;时代召唤下的哲学方法论新模式[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齐敏;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中西封建制度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林伟清;从勒弗维尔翻译理论的文化视角解读严复和庞德翻译中的背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建兵;试论清末政府的尚武教育改革[D];四川大学;2007年
9 孙丽;浅析元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徐百军;寻求富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迅雷;;民主、民意与民生[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02期
2 郭凌燕;;西方的议会与政党[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王帆;;财产与自由——伯克为美国革命之辩[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12期
4 蒋劲松;当代议会机构设置的三大模式[J];人大研究;1994年11期
5 邢喜涛;柏克政治思想管窥——读《自由与传统》[J];求实;2003年S2期
6 魏建国;论西方宪政的前提——个人权利在17世纪确立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7 王金玉;;柏克的权利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志国;休谟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党毅浩;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政治理论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1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