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国家学派”评析:基于国家自主与国家能力维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5 06:40

  本文关键词: 国家学派 国家自主 国家能力 出处:《政治学研究》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家无疑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为主义的盛行和自由多元主义思潮的滥觞将国家从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流话语中放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中心论"的复兴对原有的"社会中心论"提出挑战,"国家回归"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国家学派"是其中的主要代表理论。其中,国家自主和国家能力是国家学派理论的基本分析维度和核心概念。
[Abstract]:State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and basic concepts of political scienc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prevalence of behaviorism and the trend of liberal pluralism banished the country from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western political studies since 80s. Since 80s, the revival of the "state-centered theory" has brought forward the original "sociocentrism". War, "national return" gradually become a theoretical hotspot, "national school" is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theory. State autonomy and national capacity are the basic analytical dimensions and core concepts of the state school theory.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D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海军;;试论国家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曹海军;韩冬雪;;“国家论”的崛起:国家能力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框架[J];思想战线;2012年05期

3 曹海军;;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国家建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陶庭马;方文;;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4 张帆;;苏联文学的批评及其反思[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5 江智萍;围困主体与主体突围——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秀琴;;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郑忆石;“一元决定”与“多元决定”——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解读[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勇强;;“人的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实践转向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9 徐岿然;;文化创新的和谐生生理念及其大实践的境域诉求[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10 张传泉;;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谢梅;;消费影响下的当代新闻价值观反思与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张盾;;怎样理解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激进解读[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高凯征(高楠);;文学的道德价值[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黄斌;;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几个问题[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增长与构成变动[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郁卉;政治实践与思想干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3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9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吸引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燕敏;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嬗变[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洪坤;马克思与诺思: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洪涛;我国媒介生态下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现状及趋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磊;论马克思主体性尺度的变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会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意义[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石慧颖;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观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海庭;皇娟;侯华伟;;国家能力及当代中国国家构建的基本途径探讨[J];领导科学;2010年20期

2 张立国;;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何怀宏;;国家能力、法治与责任政府——读福山《政治秩序的根源》[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4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建设:价值、基础、实践和目标[J];学习与探索;2012年04期

5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实力决定政治权力——国家能力应予加强[J];领导文萃;1993年11期

6 袁则文;;民主发展:国家能力影响的理论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江秀平;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范翠红;建国初期的国家能力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黄宝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曹东;;论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国家能力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晓鹏;;比较国家建构:近代欧的历程与中国语境的释[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汪志强;;我国非政府组织:检视、批评与超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勇剑;奥运背后的国家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包刚升;走出理解“国家能力”概念的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任剑涛;建立“有限政府”岂会降低政府威信?[N];北京日报;2007年

4 张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理解国家自主性的三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早报见习记者 王泳桓 华盾 翻译;亚信有承担团结所有国家能力[N];东方早报;2014年

6 刘瑜;重新带回国家[N];东方早报;2014年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国家能力不等于政府能力[N];湖北日报;2014年

8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彭定光;践行核心价值观 提升我国国家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马一德;构建强大国家能力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若渔;民间维权是一种国家能力[N];中国保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的政治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柳庆刚;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国家能力和结构失衡[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风华;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力的方法论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纪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建设[D];宁波大学;2012年

3 周文学;论国家能力及其限度[D];郑州大学;2002年

4 曹开雄;国家中心观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抗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佳;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2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12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