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
本文选题:康德 切入点:永久和平 出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永久和平论》是康德重要的政治哲学文本,早就有人指出,这一文本完全包括了康德法权哲学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谋篇布局和主要内容的探讨,揭示康德所赋予的"永久和平"理念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permanent Peace is an important text of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It has long been pointed out that this text completely includes the achievements of Kant's philosophy of law. To reveal the tru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permanent peace" endowed by Kan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7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9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杜建泉;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及实现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松;;永久和平的天籁之音:从《老子》到《永久和平论》[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2 吕炳斌;;康德《永久和平论》与当代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及困境[J];学术探索;2010年04期
3 李寅铨;论康德“永久和平论”对当今国际政治理论的影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李盼;高原;;关于康德《永久和平论》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13年11期
5 张永忠;论康德“永久和平论”的哲学基础[J];理论界;2005年07期
6 梁军;;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2期
7 任晓;理性、共和与国际和平——康德“永久和平论”在国际思想史中的意义[J];欧洲研究;2005年03期
8 熊文驰;关于永久和平的两种讨论——康德《永久和平论》与哈贝马斯《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的对比阅读[J];欧洲研究;2003年01期
9 周林刚;;作为内政问题的国际秩序——关于康德《永久和平论》的若干思考[J];历史法学;2010年00期
10 赵明;;“国家理性”概念的三个层次——基于康德“永久和平论”的一种阐释[J];历史法学;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艾四林;;康德和平思想的当代意义——哈贝马斯、罗尔斯对康德和平思想的改造[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旭;;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中的道德与政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昌道;经由世界公民观念达致永久和平[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8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8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