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性视域下哈贝马斯的正义之思
本文选题:现代性 切入点:休谟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体性自由在近代市民社会中获得建制化,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出现分离。而休谟等提出的普遍主义正义规则伦理则适应了上述要求,其目的在于以等利害交换的方式满足人们追求自我利益的自由,核心在于保护财产权。哈贝马斯积极肯定了上述成就,但与此同时,他从正义的条件、规范的有效性以及正义对善的优先性等方面展开了自己的正义之思,推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规范政治哲学的复兴,但其理论中存在着程序与实质、普遍与特殊等紧张关系。
[Abstract]:The freedom of subjectivity was institutionalized in modern civil society, and the civil society was separated from the political state. Its aim is to satisfy people's freedom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in exchange for interests, and the core is to protect property rights. Habermas positively affirmed the above achieveme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began from the conditions of justice, The validity of norms and the priority of justice to the good have launched their own thoughts of justice and promoted the revival of the contemporary Marxist normative political philosoph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tense relations in its theory, such as procedure and essenc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 广西文科中心青年基金重点项目“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分类号】:D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济鳌;休谟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桂琳;理性与功利:谁是权威——休谟政治哲学述评[J];政治学研究;1999年01期
3 王彩云;“无赖假定”与宪政设计[J];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韩建萍;;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应重视休谟政治思想[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5 艾四林;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性理论的改造[J];求是学刊;1994年01期
6 严婷;;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建——哈贝马斯与福柯的现代性理念的比较[J];大家;2010年20期
7 林奇富;功利与习俗:契约论的挑战——大卫·休谟政治哲学析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姚大志;哈贝马斯与政治合法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佃来;;历史逻辑的指认与批判性政治哲学的创构: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取向与价值[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00期
10 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2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郑召利;;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辨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4 王正鹏;薛华;;哈贝马斯访谈[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西拉·本哈比;许f3宁;;世界公民体制与民主——从康德到哈贝马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6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维尔默;王凤才;;人权与民主[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2 胡润忠;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N];学习时报;2008年
3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2年
4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人权[N];学习时报;2002年
5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理查德·J.伯恩斯坦 童世骏;实用主义和左翼政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童世骏(上海);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刘瑜;从经典到经验[N];南方周末;2010年
9 李青宜;全面的危机[N];学习时报;2002年
10 李鹏程;现代民主形式及其悖论[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金;权利观与权力观重塑[D];苏州大学;2010年
2 靳继东;在权利与功利之间[D];吉林大学;2005年
3 马珂;后民族主义的欧洲观:哈贝马斯及其批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江涛;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震;哈贝马斯商谈政治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杜霁雪;民主审议与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飞熊;意义创造[D];苏州大学;2011年
8 储诚喜;哲学诊断与当下关切[D];复旦大学;2008年
9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兆鑫;政策协商初论[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燕虹;哈贝马斯话语民主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明社;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霁雪;民主实现过程中的媒体角色[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卓宇;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述评[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贤昀;从公共领域视角看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芳扬;哈贝马斯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熠;休谟正义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崔恒良;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奉君;休谟正义观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李青龙;哈贝马斯主权终结思想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88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8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