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竞争性的图像行动主义: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一种视觉传播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13 01:22

  本文选题:视觉传播 切入点:网络民族主义 出处:《国际新闻界》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视觉文本和民族认同、民族主义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传统的学术路径关注国家、政府和精英的角色,体现为国家民族主义的控制;互联网赋予了民众以自我表达和诉求的空间,由此产生了大众民族主义的抗争。网络视觉话语建构过程本身成为网络民族主义的重要话语资源,区别于传统的国家神话叙事架构,在包括权力结构、民间、不同地域人群的多元主体架构下,结合了视觉混搭、网络亚文化、网络迷因等全新的传播特征。本文以视觉传播的独特视角,试图理清如今网络民族主义中的多元主体围绕着视觉资源进行竞争性叙事的动态机制。受启发于邱林川提出的"图像驱动的民族主义"(image-driven nationalism),本研究认为,进入Web2.0时代后,图像文本不仅仅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唤起机制",多视像文本的生产和叙事在民族主义身份认同动态过程中,形成了"图像竞争的民族主义"(image-contesting nationalism)的新模式,凸显了多元主体对象征性符号资源的竞争性表达。
[Abstract]:Visual text and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ism has always been a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path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state, government and elite, reflected in the control of national nationalism; The Internet gives people the space to express and demand themselves,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uggle of popular nationalis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network visual discourse itself becomes an important discourse resource of network nationalism.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mythological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structure of multiple subjects, including power structure, folk, different geographical groups, the combination of visual mix, network subculture, Internet memes and other new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rom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of a uniqu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mpeting narration of the diverse subjects in network nationalism around visual resources. Inspired by Qiu Linchuan's "image-driven nationalism", this study holds that, after entering the era of Web2.0, Image text is not only the "arousal mechanism" of network nationalism, but also the production and narrative of multi-video text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nationalist identity, forming a new model of "image competitive nationalism" (image-contesting national ism). It highlights the competitiv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to symbolic symbo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分类号】:D08;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珊;;从《南风窗》编排手法看其视觉传播特点[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浩达;;视觉信息交流中的盲区[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巩志明;;嬗变——21世纪报纸视觉整合的研究[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三军;;灾难事件报道中的视觉传播规律[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4 杨发维;;读图时代不等于读图片时代[A];坚持科学发展 辉映伟大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宋永琴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视觉传播伦理:网络时代的新命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孟建;走进视觉文化时代[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视觉设计艺术家 潘剑锋;当文字和图像成为沟通的障碍[N];美术报;2013年

4 记者 涂桂林;全国报刊视觉传播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将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王 斌;影像时代的读解策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甄学宝;不要重创作轻记录[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李楠;回到原点的思考[N];中国摄影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思思;视觉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张晓东;徽州建筑视觉传播符号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晶晶;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视觉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李梦蓉;微博图像的视觉传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5 曾彬;网络时代下报纸媒介的可视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丛;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媒介事件报道的视觉传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张令;流行文化视阈下对“神曲”音乐视频的视觉传播分析[D];暨南大学;2016年

8 贾苗苗;永亮子品牌[D];河北大学;2016年

9 刘萌;新闻网站首页视觉传播障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郑俊彬;“微读图书时代”视觉传播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0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0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