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自由”概念辨析——兼评密尔的自由理论

发布时间:2018-03-26 13:54

  本文选题:消极自由 切入点:积极自由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伯林明确提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概念,但其内容早在密尔那里就得到全面而又中肯的贯彻。密尔将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集于一身,很好地展示了自由与幸福之间的统一关系:广义自由和广义幸福是一回事,而狭义自由是狭义幸福的先决条件或实现手段。密尔的不伤害原则为区分公权和私权、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尽管它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或改进。
[Abstract]:Berlin made it clear that the concepts of "negative freedom" and "positive freedom" had been fully and fairly implemented as early as Mill, who brought liber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together. The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happiness is well demonstrated: broad freedom is the same thing as broad happiness, while narrow freedom is a prerequisite or means of realizing narrow happine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freedoms provide the necessary basis, although it needs to be further deepened or improv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X020) 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C-01)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0JDXM72001)的阶段性结果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6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10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166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6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