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行政“公共性”意义建构的符号学思考
本文选题:网络环境 切入点:公共性 出处:《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从符号学理论视角出发,将"公共性"作为一个意指性符号进行研究,分析网络环境下行政"公共性"的意义生产与传播不同于传统环境的新特征以及在建构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得出网络环境下"公共性"的意义建构须以政府与公众都能理解的共享信码为基础的结论,为政府合理建构公共性、提升公信力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建议。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 theory, the "public" as a means of symbols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public"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 an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obtained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ublic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shall b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can understand to share the letter code as the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s 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to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to provid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基于符号学的行政‘公共性’建构”(项目编号:12YJAZH029)主项支助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康之;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J];东南学术;2005年01期
2 张雅勤;;公共行政“公共性”的概念解析[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3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与网民行为: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玉锡;李静;;符号学理论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3 瞿华兵;;20世纪9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困境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秦秀芳;朱洁;;言语隐喻与非言语隐喻的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马菲;;从符号学解读奥运奖牌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张纯;侯广旭;;“误读”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徐培卿;;从媒介文本看当代消费社会——兼评《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植入式广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张慧瑜;;从符号中拯救历史——对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种读解[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3期
9 李雨峰;;版权制度的困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10 马蕾;;想象的大学——中美大学文化的图像符号学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王晓辉;;语义双关修辞解读中的隐喻思维与认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肖飒;;从符号学角度看汉语的语言信息优势[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崔旺来;;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公共性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兰;;“新十年”中国动画视觉形象符号学解读[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邓媛;;用历史照亮历史:从《反美阴谋》看菲利普·罗斯的历史文本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黄显中;李艳;;国内十余年来政府公共性理论研究概要[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10 李科利;;以民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行政价值观[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蒋小平;药品广告对健康消费神话的建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s,
本文编号:1673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7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