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关于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不利因素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8 01:28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 切入点:意识形态 出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4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意识形态革命,至少产生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三大成效。然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式微的世界历史阶段性大环境因素已经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良解读也模糊了人们的视线,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政策去政治化、去理想化,进一步使得社会流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差别扩大。所有这些都构成当今世界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因素,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现实问题的根本解决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Abstract]:The birth of Marxist scientific socialism has caused a profound ideological revolution , which has at least produced three achievements that influence the world ' s historical process . However , the bad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has already existed . However , the bad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has blurred the sight of people , and the universal policies of the world are depoliticized and idealised . All these constitute a realistic facto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ocialist ideology . However , Marxist scientific socialism still has vigorous vitality , and many realistic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without Marxism .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分类号】:D0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钮维敢;;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冷战思维[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陈婉莹;任小伟;;试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郭洁;;东欧社会主义的最后十年——二十年后的回顾与反思[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郑维东,李晓男;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董四代;;多重视角下的乌托邦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沈友军;不确定性、意识形态与国际冲突——为什么独裁政治与民主政治难以和平共处[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7 何怀远;论江泽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略思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雷青松;黄红东;;略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价值目标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9 雷青松;黄红东;;政治价值理念的闪光——略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价值目标选择[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洪向华;;试论政党权威的生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国花;;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认识[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2 卢翰章;;认真总结教训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孔寒冰;项佐涛;;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关系[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张骥;;经济全球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5 朱庆成;;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陈峗;;现代中国思想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7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尹彦;;关于高放先生的长序及其政党论[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家安;;国家(权利让渡的具体产物)——再论社会契约论的真理性[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燕明编写;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李俊伟;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创新指向[N];学习时报;2009年

3 姜跃;外国政党意识形态的困境与调整[N];学习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彩艳;西方学术界的理论与意识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策(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建设[N];长江日报;2005年

6 鲁新安;和谐有赖于秩序 秩序离不开责任[N];南方日报;2006年

7 牟钟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仁和之道,,时代的呼唤[N];各界导报;2010年

8 张汝伦;极权主义的病理诊断书[N];东方早报;2008年

9 肖枫;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施雪华邋孔凡义;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与表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铁生;政治文化与文学意识形态功能的意蕴交映[D];吉林大学;2012年

3 潘非欧;思与公共领域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年

4 禹海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改革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7 饶义军;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D];浙江大学;2009年

8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9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雪萍;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苗枝文;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琳琳;脆弱的聚合与离散的迷茫[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碧石;国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类别性研究与话语论析[D];渤海大学;2013年

5 王永良;从前苏联作家的文学创作看前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变[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培广;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整合[D];山西大学;2003年

7 黄海啸;政治合法性建构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8 杨英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朝晖;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合法性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茜;论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后果[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74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74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