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时代特征决定社会管理形式
本文选题:时代特征 切入点:社会管理形式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06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不同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及其社会管理形式的分析,揭示出人类的管理活动和与之相应的时代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时代特征是内容,社会管理是形式。由于内容决定形式,所以,时代特征决定社会管理形式,即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形式。这就为人们提高管理活动的自觉性提供了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forms of social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economic times in history,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mong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the contents. Social management is a form. Because the content determines the form,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determine the form of social management, that is, what kind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t provides a regular understanding for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基金】: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科学技术哲学的相关原理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6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伦;;历史视域中的中国民本思想[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2 任百成;马荣艾;;论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韩丹;;当代西方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比较[J];天府新论;2007年06期
4 刘艺书;现代化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曹敏;;梁启超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色:功利主义[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正确认识世界上一些执政的共产党 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上)[J];红旗文稿;2003年02期
7 李四林;经济社会范畴内人权公平发展调偿论[J];理论月刊;2005年10期
8 胡双林;王与剑;;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J];贵阳文史;2009年03期
9 王小平;;国际政治基本问题刍议[J];政治学研究;1986年03期
10 梁玲华;李卫涛;;论“和而不同”思想在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铁;“三个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2 王少清 胡伟;以德治国重在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道德体系[N];河南日报;2001年
3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龚鹏;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时代特征[N];光明日报;2009年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宿景祥;文明的冲突是当代“大思想”吗[N];东方早报;2009年
5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秦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5年
6 谢名家;不断拓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记者 吴柱奇;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N];广西日报;2006年
8 蔡世忠;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N];陕西日报;2001年
9 本报评论员;把学习“七一”讲话与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结合起来[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管文虎(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N];四川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学兵;王希天生平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国玉;杜威: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婧;汉娜·阿伦特的思考理论及其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德源;威权主义政治合法性危机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姬超胜;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时代意蕴[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4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7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