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政治伦理及其资本逻辑批判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政治伦理 出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6期
【摘要】:以自由主义为道德核心的现代性政治伦理是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精神特征,马克思透过资本现代性——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来剖析这种以自由平等为普遍性道德意识形态与人的极端异化状态现实的二元割裂。通过对资本积累前史的暴力史批判,马克思说明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政治制度产生的阶级对立,使人们建立在私有观念上的以人性贪欲为动因的政治"恶"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当代中国应结合时代提出的实践新课题,消解资本政治的不良影响,在民生改善基础上实现政治发展与政治和谐。
[Abstract]:In order to liberalism as the moral core of the modern political ethics is the spiritual features of capitalism in modern society, Marx through the modernity of capital -- capital and labor --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equal to two yuan between universal moral ideology and the extreme alienation state of reality.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critical history of violence, Marx explains is class opposi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 of capitalist political system, so that people set up in private concept in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everage to human greed motivated by political "evil". Chinese contemporary new topic practic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political capital, digestion, in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chieve political harmon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basis.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本论》及手稿的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9CZX036]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楹;论非道德主义的政治伦理——马克思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哲学动态;2005年02期
2 宋惠昌;当代政治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政治伦理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包利民;政治伦理中的治疗型智慧——一个比较研究[J];浙江学刊;2001年03期
5 夏伟东;儒家的“圣人榜”及其政治伦理目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王建新;近十年来国内“政治伦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陈翔;路艳娥;;政治伦理语境下的包容性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8 王淑芹;政治伦理何以实现[J];哲学动态;2005年10期
9 万玲华;;孔子的语言思想和政治伦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肖克;;西方保守主义政治伦理基础维度析论[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庆成;;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王福成;;评“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文东;;论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程倩;;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工具的与历史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彭学农;;对《帝国》的批判性分析——评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6 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文东;;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飞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大俊;;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学增;;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执笔人 李海青;科学发展观与政治伦理[N];学习时报;2009年
2 大学教师 周云;确立正当的政治伦理观势在必行[N];东莞日报;2009年
3 李惠斌;关于平等问题[N];学习时报;2006年
4 沈宝祥;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N];学习时报;2006年
5 刘思华;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论[N];大连日报;2005年
6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杨雪冬;风险社会中的制度想象力[N];文汇报;2007年
7 韩立新;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8年
8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访学于普林斯顿大学 应奇;从“西化”到“化西”[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吴冠军;“9·11”周年祭:诺亚方舟驶向何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何建华;新世纪中国政治伦理的建构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曾宇辉;自由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典顺;自由的尘世根基[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震;哈贝马斯商谈政治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宁乐锋;民主政治及其认同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同新;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2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3 马俊红;吉登斯现代性西方国家权力思想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4 柳闻莺;现代性与儒家心性之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陈媛;权力的“政治解剖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君;公共政策评估质量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肖文欢;极权主义与公共政治[D];兰州大学;2008年
9 欧朝安;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10 韩立娟;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5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7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