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事件与政府形象修复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突发性公共事件 切入点:形象修复 出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摘要】:本文以美国学者Benoit的形象修复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修复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章研究了以北京暴雨、动车事故、龙江镉污染、宁波PX事件等四种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认为目前中国突发性公共事件仍沿用的是"强化支持+超脱+纠正"的"灾事喜报型"修复策略,修复效果不够明显。
[Abstract]:Based on the image restoration theory of American scholar Benoi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y of government image restoration in China.In this paper,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udden public events, such as heavy rain in Beijing, train accidents, cadmium pollution in Longjiang River and PX incident in Ningbo, are studie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urrent emergency public events in China are still using "strengthening support for transcendental correction" "disaster reporting" repair strategy, the repair effect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危机意识、危机传播与媒介素养研究”(项目编号:11JJD86000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0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津;栗雨楠;;形象修复理论在企业危机传播中的应用——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晨;;当代中国危机公关策略与效果研究[J];东南传播;2012年05期
2 李军华;马秋燕;;危机传播的修辞策略与形象修复——关于腾讯、360公司形象修复文本的对比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胡文涛;招春袖;;文化外交与国家国际形象:一种文化维度的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3年08期
4 胡宪洋;白凯;汪丽;;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策略:关联游客行为意图的量表开发与检验[J];人文地理;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兴东;产品伤害危机中顾客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龚蕊;食品安全事件中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坤;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应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清源;网络信息封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育新;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策略[D];湘潭大学;2012年
5 于惠惠;本诺伊特形象修复理论及其中国语境应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封佳俊;对二甲苯(PX)项目中国发展现状与思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宇飞;赵改莉;;以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角审视我国政府职能转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王党;;从中美不同的经济体制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J];网络财富;2010年05期
3 朱立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MPA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0期
4 吴威;;广义大众传媒背景下的政府角色扮演[J];文学教育(上);2008年09期
5 王伟;;大国之略第五部 正本清源[J];舰载武器;2009年05期
6 吴平;;由洛克“政府的起源和目的”引发的思考[J];现代企业;2007年09期
7 石康;;民粹的危害[J];中国企业家;2011年11期
8 ;文科博士点系列介绍之六 政治学理论学科简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尹洁;浅谈电子政务中的政府门户[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两次“台海危机”中国共间的默契与共识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台湾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刘箴;“和谐世界”——当代国际关系理念的升华[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李云龙;中国人权政策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1年
3 ;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相结合[N];人民日报;2005年
4 记者 仁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年会召开[N];中国人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忠益;公共组织视角下政府领导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波;基于理论假设的“圆融管理”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萱;问责理念下动静结合的公共危机管理[D];南昌大学;2006年
3 吴龙胜;人权全球化与中国人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於唯;政府人本管理:本质、模式与实施途径[D];湘潭大学;2007年
5 肖军勇;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6 张琰;公共危机情境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伶俐;公共行政危机与路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夏建新;论政府的创新职能[D];郑州大学;2000年
9 高自刚;中间团体与公共性的生产[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1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0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