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问题的后现代转向:利奥塔对反犹主义的批判性考察
本文选题:利奥塔 切入点:犹太人 出处:《学术研究》2014年09期
【摘要】:利奥塔开启了犹太人问题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对整个西方政治实践传统展开了彻底反思。在政治和伦理、自治和他律相对立的逻辑基础上,他把政治解放看做是消除伦理(他律)的一种尝试。然而,这种尝试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伦理(他律)始终作为政治的多余物而存在着。正是政治解放与作为伦理载体的犹太人之间的这种张力给犹太人带来了灾难。但是,利奥塔无意在反犹主义与现代性之间构建一种必然关系,相反,他把反犹主义看做现代性的他者。因此,作为他者的反犹主义无法通过任何现代政治计划而消除,它始终藏匿于欧洲人的无意识当中。也正因为超出政治和有意识的领域,欧洲人才会将大屠杀忘得如此之快。利奥塔的著作就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已被遗忘的东西。
[Abstract]:Study on the modernism Lyotard opened the Jewish problem, launched a thorough reflection on the western political tradition. In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and ethical basis of autonomy and heteronomy, logical opposite, his political liberation is to eliminate ethical (an attempt heteronomy). However, this attempt will fail, because of ethics as a matter of always (heteronomy) politics exists. It is this tension between Jews and political liberation and ethics as carrier to bring disaster to the Jews. However, his intention to construct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 Semitism and modernity on the contrary, he put the anti Semitism as the other of modernity. Therefore, as the other anti Semitism cannot by any modern political plan to eliminate, it is always hidden in the European unconsciousness. It is also because of political and conscious areas of Europe People will forget the Holocaust so quickly. Lyotard works is to remind us not to forget those forgotten thing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现代性与犹太人问题”(14wkpy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超;;论阿伦特的思想与《极权主义的起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王永全;;《一九八四》哥特式叙事的含混性[J];长城;2014年04期
3 陈芳芳;;理解“奥斯维辛”:论沃格林与阿伦特之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曹永国;;“祛希望化”教育研究:症候及其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林鸿;江牧;;一战后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社会深层因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魏美薇;;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探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丽雅;他者的意象[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2 杜宝玲;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李楠;习性:布尔迪厄实践理论路标[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任明强;公共协商观念的理论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5 马成慧;阿伦特行动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李平;社会革命合法性之辩[D];黑龙江大学;2014年
7 刘岩;自由主义正义范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董晓丽;哈贝马斯政治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刘颖;公共领域的三重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少男;在“思考”和“道德”之间[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尹华;汉娜·阿伦特政治判断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赵洁;“中国式过马路”的传播符号解读与社会事实探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何及;20世纪英语学术界民族主义学术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袁晨晨;英国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群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富恒宇;巴别尔《骑兵军》中的人物形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德金;刘卓红;;“异识”的政治:对利奥塔政治哲学思想的一种解读[J];现代哲学;2010年01期
2 刘冠君;;抵抗资本主义的非人——简论利奥塔的先锋艺术理论[J];理论学刊;2009年11期
3 刘冠君;;从对马尔罗的解读看利奥塔的重写现代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WaldGodzich,王宾;利奥塔与《后现代状况》的来龙去脉[J];开放时代;1998年06期
5 陈炳辉;王宾新;;利奥塔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介评[J];理论探索;2008年01期
6 芮欣;;无尽的哀悼——利奥塔《奥古斯丁的忏悔》中的后现代思想探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7期
7 杨海;;“荤段子”与利奥塔的“多元的公平”理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8 石德金;;犹太人问题:从马克思到利奥塔[J];现代哲学;2014年03期
9 陈治国;重写现代性: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理论的一个转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韩雅丽;赵福生;;总体性与元叙事:詹姆逊与利奥塔之争[J];学理论;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雄峰;;语用学的政治——利奥塔“异教主义政治学”的实质及困境[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艳萍;;后现代STS研究——利奥塔眼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剑澜;;康德的启蒙之问[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卡恩·弗莱 文 朱虹 译;利奥塔眼中的崇高[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万俊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流失的道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李勇;“图像”的寓言[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梦四队”豪华阵容欲称霸悉尼奥运[N];西藏日报;2000年
5 尚杰;萨特后的法国哲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6 早报记者 石剑峰;海德格尔的反犹立场出自其哲学?[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冠君;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后现代视野中的利奥塔崇高美学[D];山东大学;2008年
2 乔瑞华;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彩霞;利奥塔知识论评析[D];苏州大学;2008年
4 蔡丹丹;论利奥塔的崇高美学[D];郑州大学;2011年
5 刘亚娜;利奥塔知识合法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王彩丽;后现代知识合法化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董凡;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中的知识合法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吴环环;利奥塔后现代时间视域下的“崇高”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海丽;从颠覆到重建[D];兰州大学;2009年
10 谢路路;利奥塔视角下中国当代艺术叙事嬗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4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0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