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的张力平衡

发布时间:2018-04-12 20:44

  本文选题:政治参与 + 政治秩序 ; 参考:《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如何实现和谐政治秩序的维持与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着张力。政治参与的高涨,必然对现有的政治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时候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但这种状况需通过某种途径得到控制。通过对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张力的分析可以发现,政治控制约束、引导着政治参与,使其有序发展,故而有利于实现政治秩序的目标。
[Abstract]:How to maintain the harmonious political order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universal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There is 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order.The upsurg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bound to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to the existing political order, even to caus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t some time, but this situation needs to be controlled by some mean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order, it can be found that political control restrai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guid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makes it develop in an orderly mann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political order.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振文;;政治秩序的构成要素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雷振文;;政治理念何以引导秩序——兼论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运行与维持的理念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8年03期

2 赵秀芳;;政治秩序是政治思想的主题和逻辑归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雷振文;查昆岩;;政治理念的秩序引导功能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定位[J];求实;2010年12期

4 陈媛媛;;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11期

5 梁美妍;;基于话语民主的虚拟政治秩序研究[J];学术交流;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冰;政治秩序的学理分析及现实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娟;王毅;;论电子政府在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09年04期

2 王力;;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效率生产”与“非效率消费”——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赵海月;论公民的文化程度与政治参与的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振洪;平等与不平等:政治参与的困惑[J];阴山学刊;2000年03期

5 赵海月;论教育含量对政治参与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6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曹晓静;;国外政治参与理论述评[J];才智;2008年21期

8 胡政;罗维;;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9 黄玲;;政治参与理论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0年09期

10 肖逸夫;李春梅;谢启秦;;试析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特征[J];大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强;张雅丽;;论运用政务网络实现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亚强;;用工具理性实现公共精神——以政务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系统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学农;;对《帝国》的批判性分析——评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4 陈峗;;政治秩序的本性与政治生活的德性——儒家思想传统对西方自由主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蒋桂东;;浅析亨廷顿的政治稳定思想及其启示——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柴宝勇;;政党“吞噬”民主还是民主“抛弃”政党——一项关于西方政党与民主博弈关系的考察论纲[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窦春芳;苗体君;;经济不发达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障碍是什么[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伟;刍议政治参与理论[N];学习时报;2005年

2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勇;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N];湖北日报;2000年

3 赵丽江;积极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N];光明日报;2003年

4 秦德君博士;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上)[N];发展导报;2001年

5 秦德君博士;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中)[N];发展导报;2001年

6 张霁爽;文化多元时代的政治秩序[N];法制日报;2009年

7 秦德君;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下)[N];发展导报;2001年

8 苏娅;论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N];云南政协报;2002年

9 周平;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行为[N];云南日报;2001年

10 陆德生 纪荣荣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N];安徽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3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4 姚选民;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D];复旦大学;2012年

5 胡锐军;理想的诉求与没落[D];吉林大学;2005年

6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彭刚;卢梭的共和主义公民理论[D];浙江大学;2009年

8 饶义军;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D];浙江大学;2009年

9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10 贾国华;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丽新;政治主体性的衰落与觉醒[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3 蔡艳宏;对政治冷漠积极意义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D];湖南大学;2008年

5 李雨轩;中国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何薇;均衡: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机制关系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蒲文胜;政治参与的价值浅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政治参与[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甄惠;论政治技术问题[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胡稀贤;西方合作主义政治秩序观刍议[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张玉森;要求型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冲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1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41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