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罗尔斯的“反应得”及其理论困境

发布时间:2018-04-16 04:24

  本文选题:正义 + 反应得 ; 参考:《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罗尔斯的平等正义观建立在一定的"反应得"基础上。罗尔斯本人没有将"反应得"理论体系化,而是根据行文的需要散见于《正义论》相关章节。这不可避免地大大弱化了"反应得"的理论力量。本文认为,罗尔斯是在道德的不应得、应得缺乏正义的根据以及应得属于正义准则三重维度上展开"反应得"的理论论证。但是,每一重维度的"反应得"都不完善,均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如何在罗尔斯所主张的正义原则内处理好应得和平等的关系问题,这既是其"反应得"理论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也是其"反应得"理论留给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任务。
[Abstract]:Rawls' view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is based on a certain response.Rawls did not systematize the theory of reaction, but scattered in the relevant chapters of the Theory of Justic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writing.This inevitably weakens the theoretical force of reaction.This paper holds that Rawls is a theoretical demonstration of "response gain"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oral undeserved, lack of justice and the triple dimension of justice.However, each dimension of the "response" is not perfect, there are obvious theoretical defects.How to deal wel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itlement and equality within the justice principle advocated by Rawls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dilemma faced by Rawls's theory of "reaction gain", but also the problem and task left by his theory of "reaction gain" to people to think about further.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正义与应得研究”(11CZX05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政府治理”(10zd&04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配正义相关问题研究”(2013B40)
【分类号】:D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建丽;;西方两种公民资格观的比较和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2 姚大志;;作为道德原则的正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陶学茹;;正义:共同体的建构原则——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4 马晓燕;;女性主义批判自由主义正义论的理论旨趣探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5 罗海;;对《正义论》中“天赋共有”之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6 王思琦;;正义的实现次序——一个公民权利框架[J];学术交流;2008年04期

7 付利利;;综述诺齐克的权利理论[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徐小青;;略论网络社会的公平正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解玉强;张海滨;;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改变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启示[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石丹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小明;吴兴顺;;正义运行发展的四大原则——从差异与同一辩证统一之角度来考察正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华荣;;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章基;;论我国绩效正义的提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无知之幕:发现还是检测正义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4 张伟;分配正义的政治哲学[N];学习时报;2006年

5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6 江怡;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演变[N];学习时报;2007年

7 丁东红;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看西方政治哲学的新主题[N];学习时报;2004年

8 韩磊;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9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桑玉成;确立辩证的公平正义观[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子旭;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2年

2 赵双剑;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萍;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崔新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建勋;罗尔斯的权利思想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迟海杰;论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反思平衡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建明;英美新左派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理论批判[D];山西大学;2008年

9 王岚;尼尔森正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源林;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7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57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