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党管理的范畴、场域和模式分析——以社会公共政治为视域

发布时间:2018-04-19 07:26

  本文选题:政党管理 + 管理场域 ; 参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政党管理无论在政治实践层面,还是在政治理论层面都极为重要。政党管理分析首先要确定政党的基本属性,社会团体说、国家机构说和国家—社会中介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无法准确地界定政党属性,因而在政治实践中政党管理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将政党和政党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政治的范畴,能较为合理地对政党进行定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在社会公共政治领域中,政党管理的场域可分为"政府中的政党"、"社会中的政党"和"选举中的政党",从而形成国家对政党的管理和政党自主管理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而政党管理的场域只是从理论上构设了政党管理的空间结构,从时间维度看,政党管理模式经历了极端化的阶段后正朝向"国家与政党共治"的管理模式发展。
[Abstract]:Party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both political practice and political theory.In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party management, we must first determine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political part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say that both the state agency theory and the state-social intermediary theory have certain rationality, but neither of them can accurately define the attributes of political parties.Therefore, in political practice, party management is often at a loss.Therefore,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put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its management into the scope of social public politics.In the field of social public politics, the field of political party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political party in government", "political party in society" and "political party in election".The field of political party management only construct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arty management theoret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dimension, the mode of political party management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management mode of "state and political party co-rule" after going through the stage of extreme.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中央编译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政党管理体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项目:12YJC810004)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乐夫;陈干全;;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1期

4 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王改娇;;打造公共档案馆——基于维护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J];北京档案;2008年05期

5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蕾;;公共品多元供给主体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陈妍希;;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塑造[J];才智;2009年01期

9 李建兵;转型时期公共行政精神的嬗变与重塑[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10 张芳山;;论行政文明视阈下的公民精神[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春萍;叶幸男;;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文明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昱;;分离状态下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伦理之整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肖东方;;公共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付翠莲;;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俊选;;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立荣;明英文;;“公共性”语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创新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公共性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金云;陈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反思与展望——基于西部某县的实证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显中;李艳;;国内十余年来政府公共性理论研究概要[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涛;公共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大全;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透明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单联成;城市社会公共性构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晓珊;代表的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明峰;浅析美国的民主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友前;我国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文龙;中国语境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吕道云;论新时期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巍;公共行政实践的哲学诠释[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肖东方;服务型政府公共性的实现途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礼和;政府公共性面临的难题及其实现路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媛;转型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刘维巍;人本视野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J];人民论坛;2000年07期

2 汪俊昌;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谈论市民社会[J];浙江学刊;1999年03期

3 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1期

4 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倩;;欧洲公共政治的演进与欧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董辉;;公共政治的价值逻辑——访小约翰·柯布博士[J];哲学动态;2011年07期

3 杨正联;;论公共政治秩序的逻辑变迁路径[J];人文杂志;2013年02期

4 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毛丹;若能诚信,敢不敛衽——漫说诚信的公共政治涵蕴[J];开放时代;2002年06期

6 陈抗行;拓展公共政治"呼吸"空间[J];小康;2004年09期

7 肖倩;国家观念建设问题初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其仁;;争议四起的经济原因[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留美学者 姜晨;公共政治的民主化改善家庭治理[N];东莞日报;2012年

2 留美学者 姜晨;美国校车文化和公共政治[N];东莞日报;2011年

3 留美学者 姜晨;培养公众关心身边事务的能力[N];东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于建坤;北京自学考试免考政策有新规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莹;美国公共政治演说中的隐喻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元;罗马共和国后期的议事会和议事会演说[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2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72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