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党政治中的利益集团、政党腐败及其治理
本文选题:政党政治 + 利益集团 ; 参考:《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02期
【摘要】:政党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成果。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削弱,导致了西方政治过程中利益集团作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强势崛起,并通过政治献金、游说向执政党施加压力,以期将集团的利益诉求通过执政党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合法化。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媾和促成了权力与利益的互换,政党腐败滋生,腐蚀和瓦解着当前政治体制,耗竭政党的社会基础与执政资源,威胁政党政治的生命。为此,只有完善政党与利益集团自身的组织规范,实现对政党权力的约束;改变单一的政党经费筹集方式,增强竞选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建立开放与多元竞争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实现公共政策的利益均衡,构筑明确的权力与利益边界,才能重构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关系,消减政党与利益集团的不正当交易,遏制腐败的发生。
[Abstract]:Political party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The weakening of the political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leads to the rise of the interest group as a powerful force in the western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pressure is exerted on the ruling party through political don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appeal of the group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public policy is legalized. The peace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rest groups contributes to the exchange of power and interest. The political party is corrupting and corrupts the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 consuming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resources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threatening the life of the political party. Therefore, only the organizational norms of the party and the interest groups are perfected. To realize the restriction on the power of the party, change the way of raising the single party's funds,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use of the campaign funds, establish the public policy making mechanism of open and multiple competition, realize the balanc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policy, and build a clear boundary of the power and interest, so as to re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interest group and reduce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rests. The unfair trade of the group has curbed the occurrence of corrup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01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彭萍萍;;关于国外利益集团研究的评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5期
2 张宇燕;富景筠;;当代美国的腐败——数据、案例与机理[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3 艾琳·阿莱恩;蒂姆·贝尔;刘玉;靳呈伟;;政党与利益集团[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2期
4 孙雁;迈克尔·约翰斯顿;愪继红;;民主可以阻止腐败吗?——基于中国和印度的观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4期
5 丁凯;;如何克服既得利益:东欧、俄罗斯转轨经验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3期
6 施雪华;;论西方现代利益集团政治的产生动因、基本特征和主要缺陷[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7 龙太江;;西方国家利益集团规制思路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8 叶麒麟;陈心香;;弱政党政治的民主政治形态——基于西方自由民主话语的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9 王瑜;;政党腐败及其治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玉军;;政治与经济维度:推动农民工组织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惠燕;卢峰;;美国生涯辅导行业协会研究——以美国辅导协会及其分支协会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闫伟杰;;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下的公共政策优化[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4 李文;;论利益集团在地方法制建设中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5 葛燕;;公务员薪酬制度对政府廉洁程度的影响[J];重庆行政;2009年04期
6 崔荣伟;;体系、社会和国家:理解《美韩自由贸易协定》[J];当代亚太;2010年02期
7 罗兆麟;;社团、利益集团与政治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6期
8 《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及其对地方政治的影响》课题组;汪永成;程浩;黄卫平;;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与中国的政治发展[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3年00期
9 严永和;;当代世界知识产权政策的生成背景与动因分析——以TRIP s协议为中心[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Z1期
10 苗贵安;;利益集团视角下的行业协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徐静;欧盟多层级治理下利益集团对欧盟决策过程的作用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8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9 胡勇;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杰;我国利益集团对立法的影响及其规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李小宝;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的实施过程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波;二战后美国政府规制下利益集团的合法性重塑[D];河南大学;2011年
4 尹柯;契约的异化[D];吉林大学;2011年
5 田芳;利益集团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与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蒋朝胜;医疗服务单病种收费改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孙涛;当代美国犹太人对政治的参与及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刘静;美国军工复合体与传媒关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斌;美国军工复合体对伊拉克战争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子健;经济转轨的理论与现实——爱尔曼教授访谈录[J];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05期
2 邱莉莉;匈牙利私有化的特色与得失[J];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06期
3 金雁;从右派的“保守疗法”到左派的“休克补课”——匈牙利的经济转轨[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4 张立鹏;庇护关系——一个社会政治的概念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3期
5 秦国民;;当代中国既得利益集团的生成机制及应对措施[J];理论月刊;2012年08期
6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J];战略与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立平;[N];经济观察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东;;当代日本利益集团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分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3期
2 顾美红,张明菊;美国利益集团政治与政党政治关系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程学武;;“小腐”到底有多腐[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9年01期
4 童庆平;;西方国家政党协商民主论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2010年10月(中)学术推介[J];领导科学;2010年29期
6 孔凡;;释“美国利益集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邓亦武;论民初政党政治的畸形化[J];孝感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潘维;;治理腐败的原理——兼论竞争型选举不能治腐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9 张宏艳;;法国政党政治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孙洁;;政党政治与社会福利的相关性理论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平;;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中的竞争与协商论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余科杰;;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几点认识[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姜平;;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闻丽;;懶正与认同——民初政治精英的“政党”释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周淑真;柴宝勇;;当代世界政党政治与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6 付杰;;试论政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亚洲;;政党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窦博;;俄罗斯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点[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前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10 孙瑞华;;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政党政治[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正明;眼红腐败:恶性循环的孽卵[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2 记者 王晓飞;湖南力遏“建设腐败”[N];法制日报;2000年
3 严羽;“二十六岁现象”腐败[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4 潘多拉;腐败的舞台是怎样搭的?[N];工人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陈祥玉;靠啥吃啥腐败者的逻辑?[N];检察日报;2000年
6 记者 郭立 王大霖;确保今年腐败任务的落实[N];人民日报;2000年
7 姬忠彪;评腐败者的“高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胡延平;权力消费:造网运动中的腐败[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晓林;双重户口"也是腐败[N];检察日报;2000年
10 郁艳清;不能让洗钱将腐败洗白了[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兴年;企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技术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蒋抒博;美国社会性管制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庆方;美国国内贸易政治与国际贸易体制互动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张娟;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欧阳志兵;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4 杨解朴;欧盟层面的利益集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温俊萍;利益集团与经济转轨[D];山西大学;2003年
6 毕信仁;利益集团的发展对立法体制的影响及相应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孟祺;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9 顾美红;论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对华决策中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谷诚;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利益集团因素[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0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8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