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派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
本文选题:民族自决 + 国家主义 ; 参考:《学术研究》2013年09期
【摘要】:民族自决概念是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民族自决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离于国、共两党之外的国家主义派对民族自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中国现实设计了民族自决的方案。在他们看来,民族自决的唯一出路是各族人民武装起来求得中华民族整体的自决,而不是允许蒙、藏独立建国。其理论困境则是在军国民主义与世界主义、"国家"与"国民"之间存在深度紧张。透过国家主义派的民族自决论述,可以发现其鼓吹的"国家主义"接近于"公民民族主义"。
[Abstract]: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rnerstones of modern western nationalism. During an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trend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rose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politics. The theory of nationalistic party self-determination is studied deeply, and the scheme of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In their view, the only way out for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s for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arm themselves for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whole, rather than allowing Mongolia and Tibet to establish their country independently. The theoretical dilemma is the deep tension between military nation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 and between "nation" and "national".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nationalism, we can find that nationalism is close to citizen nationalis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09BZS033)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抗战时期知识界的民族复兴思潮”(08A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5;K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思信;;国、共、青三党与收回教育权运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敖光旭;;1920年代国内蒙古问题之争——以中俄交涉最后阶段之论争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7年04期
4 纪大椿;民族自决和中华民族的自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一书读后[J];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昌切;;现代进程中的民族与国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云龙;;泛民族主义的悖论——以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与俄土战争为例[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4 乔印伟;;试论海外排华中的经济因素[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5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6 茹莹;;凡尔赛体系与东欧民族关系[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渤;民族心理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8 刘翠玉;;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旷新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个人、家、国关系的重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白杨;在科学发展观下党的民族政策趋向[J];科技和产业;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s,
本文编号:1808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