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汉代黄老政治道义观的历史阐扬——《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及其思想特色

发布时间:2018-04-27 04:18

  本文选题:《淮南子》 + 君臣民关系 ; 参考:《政治思想史》2017年03期


【摘要】:着眼于秦汉大一统政治发展,《淮南子》对君、臣、民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有着深刻独到的反思认识。以批判"亡秦之失"为基点,《淮南子》从制度、利益、情感及道义等方面深入探讨,力求为西汉统治阶层阐发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君臣民关系论"。《淮南子》的这种理论思考,始终凸显出强烈的"义政"理念与"民本"精神,并在西汉大一统条件下,既对先秦古典"公天下"思想作出展现自身黄老特色的时代回应,也委曲表达出渴求王国自治,期待开明专制的皇权政治的深层意图。《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是汉代黄老极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充分反映出西汉前期统治阶层在治国实践及经验上的理性成熟。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Huainan son" has a profound and unique reflection on the complex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narch, the minister and the people. In order to criticize "the loss of the dead Qin" as the base point, the "Huainan son" is deeply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interest, emotion and moral meaning, so as to elucidate and provide a more ideal "gentleman and the people customs" for the ruling clas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is theoretical thought of "Huainan Zi" has always highlighted the strong sense of "righteous government" and the spirit of "people based", and under the great unification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t not only makes a response to the times of the ancient "public world" of the Pre-Qin Dynasty, but also expresses the deep intention of longing for the autonomy of the Kingdom and expecting the enlightened and autocratic imperial politics. The south son >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the people" is a representative theoretical result of Huang Lao in the Han Dynasty,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rational maturity of the ruling class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in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子》与道家道教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淮南子》与汉代黄老思想之嬗变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326)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淮南子》中儒家政治哲学及其儒学史意义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16D1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广,程文琴;简论《淮南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基本特征[J];理论建设;2004年05期

2 戴黍;;从“德性”到“德行”:试析《淮南子》中作为治国之本的“德”[J];学海;2006年01期

3 商国君;学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评《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J];孔子研究;2001年03期

4 张贤明;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政治学研究;2003年04期

5 葛洪义;政治·理性·法律[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6 高超群;;把“政治”还给政治[J];南风窗;2006年12期

7 熊晓红;论政治观的结构与作用[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罗建平;政治的语源和政治文化[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9 戴木才;政治的价值基础及其维度[J];哲学动态;2005年08期

10 汪太贤;对立与依存:法与政治关系中的两大传统[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兴来;朱玉胜;;《淮南子》社会管理思想研究及启示[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2 袁永飞;;《管子》政治思想的当代审查[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巴晓津;“道德政治”是传统中国的政治理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梁忠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贤明;论政治责任[D];吉林大学;1999年

2 王焕炎;制度·权力·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3 宁文晓;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淮南子》的道论及其顺道而为的政治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耀;《淮南子》政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贾娴;《黄老帛书》与《淮南子》无为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志凯;互助土族政治文化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5年

5 郑s,

本文编号:1809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09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