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实践与政治象征
本文选题:政治象征 + 精神领域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摘要】:政治生活中权力的争夺不局限于取得物质利益的支配权,在更深的层面是追求精神领域的支配权。精神上的联系使大家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共同体,成员间共享相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广泛存在于大众生活中的政治象征满足了人们的这种社会和精神需要。从权力的角度,透过其多样的表现形式揭示出政治象征的实质是政治在精神领域的权力实践,其研究向度是政治权力本身。权力精英们通过政治象征的运用塑造了政治领袖、掌握着政治话语的解释权、操纵着各类政治仪式。通过意义的阐述和价值的构建,实现了为权力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辩护的核心目的。
[Abstract]: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political life is not limited to the power to obtain material benefits, but to pursue the dominating power in the spiritual field in a deeper level. Spiritual connections create a new social community in which members share the same beliefs and values. The political symbol which exists widely in the popular life satisfies this kind of social and spiritual n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symbolism is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spiritual field through its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its research direction is political power itself. Power elites shape political leaders through the use of political symbols, control t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manipulate all kinds of political ceremonies.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mea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e, the core purpose of providing legitimate argumentation and defense for power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培养”(批准号:13JDSZK0019)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瑞清;李蓉蓉;;政治象征:概念、特征与功能[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睿;;政治象征:国家——社会权利互动的桥梁[J];传承;2009年22期
3 陈蕴茜;;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4 陈洪生;政治象征:概念、过程与功能[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何泉;刘加平;吕小辉;;基于洁净观的藏族居住空间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4 白欲晓;;回到儒教自身——“儒教形态”引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贾名党;;对当前安徽农村女性群体宗教信仰问题的文化学思考——以巢湖市李庄村、吴山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寸悟;;中国美学思想发生研究——西周审美思想论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明兰;;论家徽的图腾意识及家徽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包装工程;2012年08期
10 闫云霄;;“感动中国”创新典型人物报道[J];传媒观察;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文;;格萨尔英雄史诗与康区旅游发展探析[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3 陈力丹;王晶;;节日仪式传播:共同信仰的维系与嬗变——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民族志调查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4 陈楠楠;;朱士行——汉地第一位开创中西文化交流的僧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5 蒋亚隆;;在线群体中的社会动员模式探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6 郑向春;;断裂的生态观——一个普米族村落生态问题的人类学研究[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卓娜;草原“圣”会——呼伦贝尔地区甘珠尔庙宗教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汪静;伊斯兰教对和谐乡村社区建设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张生;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宗教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贵丽;民俗视野中的兰考地区婚俗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杨巧;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的意义建构:效用与局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2 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J];开放时代;2005年04期
3 马敏;政治象征:概念、结构和特征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6期
4 让—马克·思古德,王雪梅;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外国法译评;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结合西藏实际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兼谈西藏精神领域的主要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1996年04期
2 张晓峰,吕艳君;西方政治象征理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期
3 陈洪生;政治象征:概念、过程与功能[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王玉东;论国家对精神领域的宏观调控[J];学术论坛;1997年04期
5 王振海;论国家的精神领域及其治理[J];东岳论丛;1997年01期
6 马敏;政治象征:概念、结构和特征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6期
7 钟岩文;一些国家的精神领域建设[J];当代世界;1996年09期
8 张晓峰;政治传播与政治象征理论评介[J];现代传播;2004年06期
9 ;外国精神领域的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3期
10 马敏;政治象征:作为权力技术和权力实践的功能[J];探索与争鸣;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居阅时;;承德避暑山庄的政治象征义[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2 赵竞;王莉;段呈玉;瞿广城;李艳萍;刘彦丽;杨绍春;马克坚;方路;;云南省542例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调查[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金宝玉;姚顺利;罗曼;;美容外科并发症的影响因素[A];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宋东亮;;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5 李静;;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发展[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梁安全;;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艺作品的必由之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当代文艺家和群众相结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刘汉桂;;对城市水利快速发展与水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薛继芳;刘爱信;张瑞珍;;伪装智力低下者心理测试中沟通技巧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建农;;建水文庙历史地位刍议[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一卉 北京语言大学;美国政治象征研究浅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邵道生;精神领域中的假,也要打[N];检察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强 周立耘;精神领域搞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4 艺术指导 滕安庆 编导 刘凤玉 田亚平 栾宝玉;树起精神领域的丰碑[N];解放军报;2001年
5 王南;文化创新的萌芽[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宏宇;“不要羞辱在精神领域工作的人”[N];南方周末;2006年
7 陈志华;是否可以只要“快乐”就能生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彤;VIP:拓宽市场新空间[N];哈尔滨日报;2005年
9 安蓉泉;面对有个性的人才[N];北京日报;2000年
10 马继前 王民;失落感与被剥夺感强烈[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大川;“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坂本达夫;试论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林;高卢雄鸡的形象与象征意义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洋;浅谈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威;“制造典型”:邻里政治实践的日常生活逻辑[D];吉林大学;2009年
4 孙春花;艺术人类学简史[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马宁;疏离电影观念的引论[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7年
6 河路罗;感情融入艺术的再认识[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7 苏高翔;技术异化根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梁龙彦;大庆市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晓娜;论音乐技术及其异化[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10 鲁云翡;对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2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