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理据刍议
本文选题:宏观调控 + 权力配置 ; 参考:《天府新论》2013年03期
【摘要】:鉴于宏观调控对于我国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国家多次指示应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然而,目前理论与实务界对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基础理论问题的关注度较低,使我国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完善缺少了重要的原则性指导和方法论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用了政治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视角,从分权理论、政策搭配理论、系统论、冲突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探讨了中央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理论依据,并分别阐释了这些理论与权力配置命题的内在耦合。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macro-control to the whole macroeconomic 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state has repeatedly instructed that the functions of macro-control departments should be rationally allocated to form a scientific, authoritative and efficient macro-control system. However, at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basic theory of macro-control power allocation, which makes the perfection of macro-control power allocation lack of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us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other perspectives, from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theory, policy collocation theory, system theory, The conflict theory and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entral macro-control power allocation, and explain the inherent coupling between these theories and the power allocation propositi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法学系;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2YJC8200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Swjtu11br08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D91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联合;胡鞍钢;;冲突的社会功能与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制度化治理[J];探索;2011年04期
2 胡锐军;;政治冲突治理视域的政治妥协运用[J];探索;2012年02期
3 乔耀章;;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态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4 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J];中国法学;2006年04期
5 张杰;“双稳健搭配”折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角色微调[J];中国金融;2005年14期
6 辛鸣;系统论视野中的制度要素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0期
7 姜波克;开放经济下的货币调控和政策搭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吴孔铎;解读“依法行政”[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7 曹飞;;社会权利交换视角下的农民工组织维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8 强晓华;查晓虎;;大学生的文化资本及其在职业获得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万江红;陈炉丹;;农村借贷行为未果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湖北两地农户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10 吕俊杰;;论行政决策体制优化的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傅文魁;王永波;;我国检察机关基本职能的定位及其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许凤娟;基于管理熵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欢;库克的交换网络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殷建珍;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文;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魏加宁;围绕宏观调控的纷争[J];法人杂志;2004年06期
3 李龙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与生态文明思想——从合统一性角度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王铮;反思宏观调控[J];经济;2005年04期
5 施雪华;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协调的理论和方法[J];政治学研究;1997年02期
6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J];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冯晔;关于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加强经济立法的一点思考——兼论完善宏观调控立法体制[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8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9 吴超林;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10 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乐绍延;[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孟洲;论经济法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刘瑞;;从计划到规划:30年来国家计划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互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董瑞华;;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J];党政论坛;1993年11期
4 潘群;建立湖南经济开发区宏观调控体系浅议[J];湖湘论坛;1997年06期
5 左刚;;政府职能: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J];干部人事月刊;1996年02期
6 戴保宏;;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模式的现实分析和发展构想[J];理论学习;1995年S5期
7 汤黎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学习十五大报告体会[J];行政与法;1997年04期
8 许源源,张世伟;试论权力监督体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徐晨;问责理念的形成及其实现——审计责任追究问题之回应[J];行政与法;2005年09期
10 汪e,
本文编号:1835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3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