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谈伦理”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以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题:商谈伦理 + 公平正义 ; 参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当代哲学大师哈贝马斯提出以"商谈伦理"实现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罗尔斯则认为公平正义才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倘若抛却两位大师的理论纷争,以一种融合的视阈来重新审视商谈伦理和公平的正义,重构多元社会的政治认同——商谈伦理为公平的正义奠定并给与了持续的合法性,而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则为商谈伦理设置了效力边界,注入实质的价值内核,为防止多数的暴政限定高压线,二者便形成了一种理论的耦合,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提供了规范的依据,并能有效地回应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困境。
[Abstract]:Habermas, the master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negotiation ethics"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modern society, while Rawls believed that fairness and justice were the basic values of modern society. If we abandon the theoretical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masters and re-examine the ethics of negotiation and the justice of fairness from a perspective of fusion, we can reconstruct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pluralistic society-the ethics of negotiation establishes and gives lasting legitimacy to the just justice. The system design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sets the boundary of validity for the negotiation ethics, injects the essential value cor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majority tyranny limits the high voltage line, the two then forms a kind of theory coupling. It provides a normative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fair and just social order and can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theoretical dilemma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10075)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大志;;一种程序正义?——罗尔斯正义原则献疑[J];江海学刊;2010年03期
2 姚大志;;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倩;;公民权利视角下的分配公平正义[J];学理论;2010年29期
2 张永锐;;论罗尔斯的“未知之幕”与“原初状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3 徐广东;;公共行政的价值及其范式的转换[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4 侯建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公平正义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聂磊;;公平共享: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点——基于公平共享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4期
6 王一多;;社会平等:理想与现实[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7期
7 杜万松;;公平正义:公共行政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8 孙蚌珠;项国;;对“正义在于应得”观念的挑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9 郑谦;;公共物品的公共性探讨[J];兰州学刊;2009年09期
10 汪尊鑫;;论罗尔斯公平正义的普适性及启示作用[J];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沈健;;序[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4 ;论文提要[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刘晓晖;;浅谈亚当斯公平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寓意及借鉴[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春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行为方式和建构机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玉成;确立辩证的公平正义观[N];文汇报;2007年
2 闻红;中德学者研讨社会公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基石[N];湖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方兴业;和谐社会前提是公平正义[N];深圳特区报;2005年
5 庞元正;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N];人民日报;2005年
6 徐浩然 王子龙;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安阳日报;2006年
7 李永海;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灵魂[N];工人日报;2005年
8 马继东;公平正义:引领和谐社会构建[N];辽宁日报;2005年
9 时希平 纪伟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N];学习时报;2005年
10 罗波清;处理好几大关系的和谐发展[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姚选民;罗尔斯政治秩序观问题: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问题化理论处理[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鹏;论网络民主及其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瑞鹏;作为公平的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尊鑫;公平正义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雷清海;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蒋分田;罗尔斯的和谐社会思想的演变及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王少军;“现实的乌托邦”[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启平;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行政伦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刘彦;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姜洪斌;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5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5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