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黑格尔政治哲学中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07 12:20

  本文选题:黑格尔 + 国家 ; 参考:《人民论坛》2014年02期


【摘要】:黑格尔赋予市民社会这一政治哲学范畴以现代意义,把国家看作是自在自为的理性事物,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有着严格的区分。在两者关系上,市民社会先于国家存在并为其产生创造条件,国家高于且依赖于市民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原则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中既分离又统一;实现个体的自由成为二者追求的共同目标。
[Abstract]:Hegel gives a modern meaning t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category of civil society, regards the country as a rational thing which is free and self-made, and holds that there is a strict distinction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civil society exists before the country and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it, the state is higher than and depends on the civil society, the principle of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is separated and unified in the civil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common goal pursued by both.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青年专项)“哲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机制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20121280201
【分类号】:B516.35;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伟;寻求国家与社会的统一——试论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间关系的论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汪信砚;夏昌奇;;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郁建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人文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晶;;黑格尔论市民社会[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蒋乐蓉,陈新;论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唐巴特尔;;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贫困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仰海峰;国家:自由与伦理的现实体现——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姜喜咏;;试论从康德到马克思的哲学与市民社会内在契合的历程[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杨晓;;黑格尔超越幸福的个体自由论探微[J];社会科学家;2011年04期

7 陈立新;卢德友;;市民社会的源始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变革[J];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8 高国希;;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式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1期

9 瞿磊;市民社会批判之批判:从黑格尔到马克思——马克思早期人类解放思想探源[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10 王新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评析[J];哲学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忠连;;近十年美国儒学研究之进展[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2 赵司空;;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需要”理论及其困境[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与文化传统之比较——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郭大为;;在上帝与虚无之间——黑格尔的苦恼意识及其现代变式[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王国坛;;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赵司空;;论布达佩斯学派的“需要”理论及其困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阿拉斯代·麦金太尔;王金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行之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9 杜维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与市民社会[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10 高正;;老子与黑格尔[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 梁志学;解释单调的无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本报书评人 云也退;怀疑与悲观的深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民捷 苏超;从黑格尔到“后现代”[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程炳生;智识之中的从容[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罗翔;一剂泻虚火的良药[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埃尔马·霍伦斯坦(Elmar Holenstein);“墨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中文版《黑格尔全集》首批面世[N];文学报;2011年

8 雷思温;黑格尔及其后来者[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山东泰安 刘凌;还原“黑格尔命题”本意[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朝慧;自由的必然性与现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韩升;查尔斯·泰勒对共同体生活的追求[D];复旦大学;2008年

3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富胜;后形而上学视野里的社会理性[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6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琼;国家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周丹;现代性的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水春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初探[D];河南大学;2009年

2 毛德达;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试探[D];湘潭大学;2003年

3 王燕;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观[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海波;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李艳;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黄久松;寻找自由实现的处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程社民;传承与发展: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研究路径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8 侯盈露;希腊智者哲学新探[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张曦宁;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启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韩泽斌;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之比较[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6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56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