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自然”与“作为”的契合

发布时间:2018-05-13 18:17

  本文选题:思想史研究 + 中国思想史 ; 参考:《读书》2014年01期


【摘要】:正作为中国思想史家,沟口雄三已经为中国学人所了解。但是他的思想史研究所具有的哲学内涵,对我们而言却有些陌生。这种思想史家的哲学理解,只有在一个动态的历史脉络中才能呈现,因此,它排斥所有的静态逻辑推论,它一定要求哲学观念在时代精神风土中鲜活地流转和变动。思想史家的哲学思考,给我们提供了迥异于哲学家论述的问题群,并为这些问题群注入了鲜活的历史生命。中国哲学的思
[Abstract]:As the family of Chinese thinkers , Yingkou Xiong San has been known to the Chinese people . But his ideological history research has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 which is strange to us . Therefore , it repels all static logic inferences . Therefore , it repels all static logic inferences . Therefore , it requires the philosophy idea to flow and change in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

【分类号】: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瑞广;;“史华慈问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那块天花板[J];读书;2009年07期

2 李清良;;现代解释意识与思想史研究——徐复观阐释思想研究之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许苏民;;思想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为——三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张分田;;完善事实陈述的主要途径——涉及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治学心得[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谢江平;;比较视野下的中西理想社会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王芳;;斯金纳与施特劳斯思想史研究之比较[J];学海;2008年02期

8 兰梁斌;;侯外庐与汉代思想史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2期

9 施平;也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从《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代译序说起[J];日本学刊;2001年01期

10 崔宁;思想史研究的新尝试——评《西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J];哲学动态;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桂钿;;中国哲学与当代民主[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耀桐;;高放先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前言[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4 ;思想史研究室[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5 潘光哲;;张自牧论著考释札记——附论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点思考[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6 李大华;;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Axel Schneider;;The One and the Many:A Classicist Re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Modern World—An Attempt on Modern Chinese Conservatism[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北京论坛(2005)论文选集[C];2005年

8 苗春凤;;论权威评价活动中的典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罗伯特·E·艾利森;僗国雄;;对中国思想的跨文化理解[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10 张自慧;;“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及其普适价值[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 余华青;推动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巨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张广保;宋学: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二个“轴心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宋学春邋乔丕亮;“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阶段性成果结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赵瑞民;用学说史丰富思想史[N];光明日报;2008年

5 侯且岸;他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神秘面纱[N];北京日报;2006年

6 录音整理 罗容海;开栏访谈: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N];光明日报;2011年

7 张仲民;“局部真实”的观念史研究[N];东方早报;2010年

8 韩卫东;孔子学术思想与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7年

9 成庆;如何认真面对“政治”[N];东方早报;2009年

10 彭勃;国际学者关注中国社会政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3 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洁;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D];吉林大学;2006年

5 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D];苏州大学;2006年

6 肖明;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复旦大学;2006年

7 徐露辉;政治整合论[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杜霁雪;民主审议与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9 雷大川;“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马敬仁;政府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江梅;庄子政治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黄建跃;《淮南子》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言辉;中国思想史:在社会历史与逻辑之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成庆;寻找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迟晓蕾;“跨文本、跨语境”—斯金纳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黎;论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三种解释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海军;徐复观民本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魏涛;在复兴和超越之间:共和修正学派与美国思想史上的“典范”之争[D];北京大学;2008年

9 管峰;《新书》政治哲学思想探析[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8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