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自由观
本文选题:哈耶克 + 政治哲学 ; 参考:《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由观的讨论,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命题,也是哈耶克的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将在政治哲学的语境里,对哈耶克的自由观展开探讨。 首先,哈耶克的自由观承袭了自由主义的传统,他强调的自由是个人自由。自由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从内心的自由到行动自由、从个人自由到社会自由、从经济自由到政治自由,经历了漫长且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哈耶克发现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十分混乱。在哈耶克看来,个人自由不同于政治自由、内在自由和能力自由。自由的概念具备了否定性、社会性、规则性、抽象性、不可转让性、相对性六个鲜明的特点,这为我们认识自由这一人类核心价值原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由此,自由的价值也就随之体现了出来,它主要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其次,“无知”论是哈耶克自由理论之哲学基础,,相对于知识的总量和知识的增长以及他人的行动所依凭的知识而言,个人处于无知的状态。无视这些“无知”的事实,建构论者试图用细致的计划指导人之行动显然是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这些设计人类未来的宏大愿望有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哈耶克的无知观是他进行理论创作的知识论基石。因为“无知”,哈耶克把不需要外力施压的社会秩序称为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无知”的提出还有可能使理性有限的观念具有真实的意义。自生自发秩序是一种个人按照自己的知识,自由追求自己利益的秩序,而且人类的理性又是有限的。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的功能既能采取措施使个人的机会平等,又不至于控制个人的行动,显然,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这些观点正体现了哈耶克自由的限度。 最后,哈耶克的自由观以自发性自由为特征,这种观点是对理性的贬低。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对理性的合理把握,理性是实现自由的阶梯。凭借理性获得的系统知识是有限的,这是个人自由的认识论基础。人类在知识上的有限性并不意味着人的自由受到了束缚。这种理性观构成了哈耶克理论体系最为重要的知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哈耶克展开了反对建构主义和尊重自发秩序这两个重要理论观点。哈耶克的自由观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借鉴。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modern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Hayek's thought.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Hayek's view of freedom. First of all, Hayek's view of freedom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 he emphasized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s rich in connotation, from the freedom of heart to freedom of action, from individual freedom to social freedom, from economic freedom to political freedom, has experienced a long and gradually in-depth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Hayek found tha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freedom is very confusing. In Hayek's view, personal freedom is different from political freedom, inner freedom and ability freedom. The concept of freedom has six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negativity, sociality, regularity, abstraction, non-transferability and relativity,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as the core value of mankind. As a result, the value of freedom is reflected, it mainly reflects the full play of human initiative. Secondly, the theory of "ignorance" i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Hayek's theory of freedom, and the individual is in a state of ignorance relative to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on which the actions of others depend. Ignoring these "ignorance" facts, constructivism's attempt to guide human actions with detailed plans is obviously not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and these grand aspirations for designing human future may bring disaster to mankind. Hayek's view of ignorance is the cornerstone of his theory of knowledge. Because of ignorance, Hayek calls a social order that does not require external pressure to be spontaneous. The proposition of "ignorance" may also make the idea of limited reason have real significance. Spontaneous order is an order in which individuals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free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human rationality is limited. Therefore, this require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can 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dividual equal without controlling the 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Obviously,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restricted. These views reflect the limits of Hayek's freedom. Finally, Hayek's view of freedom is characterized by spontaneous freedom, which belittles reason. The realization of freedom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ational grasp of reason, which is the ladder to realize freedom. The systematic knowledge acquired by reason is limited, which is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of individual freedom.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knowledge does not mean that human freedom is restricted. This view of rationality constitute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Hayek's theory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Hayek develops two important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f opposing constructivism and respecting spontaneous order. Hayek's view of freedom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we should study it carefully.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湘文;;自觉自由是人类自由的前景——哈耶克自由观之批判[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朱意秋,郑敬高;强者的逻辑——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读书琐记[J];东方论坛;1999年04期
3 邵春永;;试析哈耶克的责任思想[J];资料通讯;2007年09期
4 刘自学;;哈耶克的政治现代性反思:对建构主义的批判[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立垠;马春元;;自由.强制.法治——浅析哈耶克的自由观[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9期
6 黄一宾;;哈耶克的社会正义理念解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7 唐科;;保守主义局限性分析——以自由观和财产观为核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崔敏华;;理性不及和理性的建构能力——试析哈耶克的自由观中的悖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赵永振;;公民权利与最低限度自由的实现[J];理论导刊;2010年07期
10 曾小华;哈耶克的文化进化思想[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营;陈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李小科;;本真的自由和变异的“自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第一章读解[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蒋文闻;;个人主义:从斯密到哈耶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王守昌;;自由(freedom)、自由权(liberty)和自由主义(liberalism)[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曹志成;;关于古典自由观与现代自由观对接的可能性——论世界哲学之父老子自然无为自由论的包容度(论纲)[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张明勇;;从“知识分工”到自由秩序——哈耶克思想体系的内在理路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倪稼民;;自由·制度·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汉民;;严复自由观再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兴元;毛寿龙;;单一税的理论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昊(编辑);从哈耶克到秩序自由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谭继舜;人类协作秩序的标签[N];中国审计报;2004年
3 元尚;最后的知识贵族[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机制设计理论源于哈耶克的哲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朱正琳;执著地关注哈耶克[N];南方周末;2007年
6 胡水君;法律、秩序与自由[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梁雨霞;搬弄“哈耶克”,会砸到谁脚趾[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给自由的边界划出一条线?[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秋风;2003的阅读经历[N];经济观察报;2004年
10 吕健华;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思想[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生升;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市场经济秩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4 李安平;自由的条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孙曙生;通往自由的道路[D];重庆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伏爱华;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周红阳;预期与法律—朝向哈耶克的时间域[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小平;自由社会的宪政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云;论哈耶克经济制度伦理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琳;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肖时秋;哈耶克的市场秩序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谭磊;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孙曙生;法律下的自由——哈耶克的“法治与自由”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祁长缨;社会秩序的解构与重建——哈耶克社会理论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梅新波;论20世纪西方的自由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罗云瀚;为自由主义辩护[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阳;哈耶克自由观评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9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8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