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历史制度主义:从“制度回归”到“路径依赖”——兼论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8-05-15 05:23

  本文选题:政治学方法论 + 历史制度主义 ; 参考:《理论月刊》2014年03期


【摘要】: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在批判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吸收其优点以及传承旧制度主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行一套新的研究理路,即从历史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不同过程,以制度为核心考察历史、分析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历史制度主义尽管产生和成长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和学术环境,但总体来看,其对于中国政治学者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Abstract]: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defects of behaviorism research methods, absorbing its advantages and inheriting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old institutionalism, puts forward and implements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That is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different changes of institution from history, study history with institution as the core, analyze history, and obtain remarkable research results. Although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came into being and grew up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soil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 it still has certain applicability for Chinese political scholars to study and explain the politic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冰;;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在中国当代问题研究中的价值[J];河北学刊;2012年02期

2 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何俊智;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5期

3 庄德水;;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策研究的三重意义[J];理论探讨;2008年05期

4 赵晖,祝灵君;从新制度主义看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基本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5 李永洪;毛玉楠;;理解制度: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兼论新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差异[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伍旭中;;哈耶克文化进化观的哲学困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娟;;弱势行动集团主导下的政制创新——辛亥革命的历史制度主义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申小龙;;语言研究的依据和最终目的——洪堡特语言思想探究[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5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王恒同;;中国篮球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胡义成;;“周公仁政”概念的确立及其文化价值——兼论“关天区第一张文化名片是‘周公仁政’”[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何中华;;文化焦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晚清以来国人文化心态的嬗变[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王贺锋;;浅议社会伦理的最高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周宝龙;;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与中共党史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向东;陈毕雪;唐霖;;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是毕节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3 滕振军;;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政府能力提升[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璐;;利益分化时代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蔡宗模;;帕累托最优视角下高校组织再造实现规模效益的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婷婷;宋海瑜;;城市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航;;我国城中村现象的经济理性的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滕振军;;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政府能力提升[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国亮;;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危机[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国良;秦皖新;;略论朱熹的功夫修养论[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4 秦浩;中国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6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崔哲雄;我国高级篮球裁判员培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媛媛;高校师生亲和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U,

本文编号:1891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91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