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基本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本文选题:邻避冲突 + 政治空间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邻避冲突是成本效用分配不均衡的邻避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公民权利意识发展、政治空间默许与鼓励、现代科技知识发展与环保意识兴起交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批评者批评邻避冲突是自私自利的情绪化反应,肯定者认为邻避冲突是公民争取环境平等权的环境正义运动,但从公共利益悖论视阈出发,邻避冲突的经济学本质是公共利益悖论现象的集中体现。邻避冲突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它起因于邻避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根据邻避设施类型对邻避冲突作出类型界分,对邻避冲突治理至关重要。
[Abstract]:Conflict avoidance is the social conflict of interest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adjacent avoidance facilities with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cost and utility.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rights consciousness, the acquiescence and encouragement of political spac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lthough critics criticize neighboring conflict avoidance as an emotional reaction of selfishness, and those who affirm that neighboring conflict avoidance is an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 of citizens fighting for the right to environmental equality, they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adox of public interest. The economic essence of conflict avoidance is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paradox of public interest. The conflict avoidance has its uniqu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adjacent avoidance fac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adjacent avoidance faciliti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the types of the adjacent conflict avoidance from the adjacent conflict avoidance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邻避冲突及其治理模式研究”(12CGL080) 浙江省社科联课题“邻避冲突及其治理模式研究”(2012B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宝胜;;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邻避冲突及其治理[J];学海;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余婷婷;;美国文化的永恒主线——浅谈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李义中;;18世纪英国的贫困问题管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王加丰;;16—18世纪间西欧的激进思潮与近代国家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杨福忠;;现代宪法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抑或共和主义?[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8 杨春福;;和谐社会、法治文明与公民权利保障[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9 程波;;法律规制视野下的劳动者休假权——以节日文化与钟点时间的历史演进为进路[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10 单飞跃;肖顺武;;市场极端主义的经济法矫正研究——基于经济法与民商法功能互补的视角[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赵爱玲;;政府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诉求[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董石桃;;行政哲学视域中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汪来杰;;我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戴小明;;人权及其宪法保障——由宪法修正案所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9 毕雁英;;“服务政府”是怎样炼成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4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旗;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与基层民主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长冲;论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建构范式及路径[D];苏州大学;2010年
4 唐仕军;q"土窑工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徐洁;论毛泽东法律思想[D];江南大学;2010年
6 赵连志;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静;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D];山东大学;2010年
8 罗桐香;旅行社市场营销道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孙倩;“市民社会”概念简梳[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长力;我国乡村治理中的民间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步华;;跨国社会运动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以减债、禁雷和反大坝运动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怡;公共政治中的异议[J];新闻周刊;2004年27期
2 帕特里斯·韦尔梅朗;俞丽霞;;平等与民主[J];第欧根尼;2009年02期
3 南希·弗雷泽;古青;;正义的主体:国家公民、全球人类或跨国风险共同体?[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1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靳琦;;生命权力:福柯与阿甘本(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8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李义天;;地区共同体:生态政治学的典型处方及其问题[J];绿叶;2008年06期
8 刘圣中;;政治的距离——社会团结的空间政治学[J];人文杂志;2008年03期
9 唐皇凤;;风险治理与民主:西方民主理论的新视阈[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赵卯生;杨晓芳;;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G.塞鲍恩/文 陈喜贵/译;变迁:全球政治新参数[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周平;政党和政党政治[N];云南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世洪;哈耶克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勇军;西方政治参与模式的历史考察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9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92597.html